夏扎旦木·阿不拉
摘要:我國農業生產力因為農機技術的發展而得到顯著地提高。但是因為受到我國農機行業的發展規模以及經營水平方面的限制,所以導致農機機械化發展存在諸多阻礙因素。而農機技術培訓則是開展農機機械化推廣工作的重要措施,所以本文嘗試分析農機技術的培訓工作現狀,并且探討如何對該工作進行創新。
關鍵詞:農機技術培訓;現狀;創新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力因為農機技術的發展而得到顯著地提高,但因為受到我國農機行業的發展規模以及經營水平方面的限制,致使農機機械化發展仍存在著諸多阻礙的因素。開展農機技術培訓,能幫助農民群眾盡可能多的掌握農機技術及知識,促進我國向著現代化農業轉變,從而提高我國的農民經濟收入水平。本文從分析農機技術培訓的現狀入手,探析了創新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農機技術培訓的現狀
農機技術培訓,是指在農機部門的組織下,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向農民所開展的農機技術普及以及培訓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確保農民可以掌握最新的農機技術。并且應用到農業中去。對于提高我國農民素質水平以及農業生產水平而言,農機培訓工作是其中的關鍵部分。但是目前農機技術的現狀如下:
1.培訓的力度不足。因為我國農機設備的推廣時間較晚,而且存在多方面因素影響,所以較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屬于落后程度較大的國家。當前的農機技術培訓工作依然以講座和培訓班為重點。并沒有落實到實際操作中去,導致所開設的培訓工作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無法將最新的農機技術推廣到基層。
2.農機技術培訓內容單調且落后。我國大部門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產物已經不再是糧食,而是水果等高附加值產物,同時還兼顧加工工作。這是現代農業新格局中的一種,但是當前所開設的農機技術培訓內容遠落后于時代發展,還停留在糧食的耕、種和收獲,太過單一。
3.缺乏足夠的資金投入支持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開展。當前農機技術培訓單一,側重于農用車和拖拉機的駕駛方面,其培訓方面遠無法滿足當前農業生產的需求。盡管我國對于該培訓工作較為重視和支持,但是此方面資金依然較為缺乏,甚至部分較貧困地區完全沒有此方面的經費預算,這些都阻礙了農機技術的推廣落實。
4.農機技術培訓人員自身專業技能較低。由于當前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農機技術也在快速的更新換代,但是目前很多農機技術培訓人員自身對于新的農機技術都不夠了解,專業技能和素養較低。
二、農機技術培訓工作的創新
(一)從培訓載體上進行創新。
當前短班、縣級農機機械化學校是開展農機技術培訓的主要載體。但是這些載體因為自身存在缺陷等原因,導致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承載能力方面都表現出不足。如果培訓人員繼續沿用傳統的培訓載體,則會對培訓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出現大量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的情況。所以需要持續對培訓載體進行創新,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培訓的效果。對于農機技術培訓載體的創新發展方面,可以與農業發展公司或者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確定農機技術培訓的方向和具體內容。其次需要對培訓的方式和手段進行不斷的優化,以保證培訓的質量。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結合與農村農機技術培訓相關的學校、公司和企業,提高農機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
(二)從培訓內容上進行創新。
開展農機技術培訓工作主要是傳授給農民新農業技術和農業工具,以達到提升我國農業水平的目的。農民在能夠熟練應用農機設備后,能夠轉換先進科學技術為農業生產力,從而促進我國農業向著自動化、智能化和機械化方向發展。但是,當前農機技術培訓內容過于老舊。所以需要確保培訓內容與時俱進,主辦方要積極對農機技術培訓內容進行該機你和更新,在堅持安全、節能、環保、先進和適應的原則下推廣農機技術和設備,在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傳授新的農業技術之外,還需要推廣新的農機設備,多角度共進,落實農機技術的培訓工作。
(三)從培訓方式上進行創新。
培訓方式也會對培訓結果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確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前短班加強和以會代訓是我國農機技術培訓常采用的方式。但是這兩種方式都無法確保農機技術培訓的安全和適用。所以為了能夠切實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提高農業生產力。需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機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可以適用委托培訓和專家指導的形式替代原來的以會代訓和短板強化培訓方式。此外,學研用培訓和廠家經銷商與學院一體化培訓也是較好的培訓方式。從而可以提升培訓的專業度和一體程度,通過更新農機技術的培訓方式,提升農機技術的培訓效果。
(四)從培訓師資力量上進行創新。
培訓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農機技術的培訓質量,進而影響農機技術的推廣以及我國未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在實際培訓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培訓的師資力量,從根本上為培訓效果提供保障。在實際培訓的過程中,需要將實踐操作和理論知識密切連接,在提高培訓質量的同時,還需要對新農機技術進行推廣。在培訓過程中,培訓人員要密切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培訓體制進行調整創新。培訓工作可以由當地的政府部門領導,其可以充分應用土地流轉政策以及產業政策,達到對資源的最大程度利用。完善新的培訓體制,可以顯著提高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而且還能夠促進農機產業快速發展。對于農村的實際情況,確定最合適的先進農機設備以及技術,農民群眾在完成培訓后,能夠第一時間應用所學習的農機技術操作這些農機設備,以保證農機技術可以順利的傳播推廣。農機技術推廣培訓工作需要時刻關注市場的供需變化,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最合適的發展趨勢,以求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使得農機設備和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地位越來越重要。
三、總結
在開展農機技術培訓工作中,需要對當前阻礙農機技術培訓工作順利開展的問題深入研究分析,并且充分應用現代化的培訓模式,落實農機技術的培訓工作。確保所開展的培訓工作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高效性,幫助農民群眾盡可能多的掌握農機技術及知識,促進我國向著現代化農業轉變,提升我國的農業生產力,提高我國的農民經濟收入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建梅.小議農機技術培訓在思維方面的創新與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2(01)
[2] 何文忠.淺談農機新技術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