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麗買·吐迪
摘要:在初中地理課堂中,有效提問是一個很微妙的教學技藝。“問則疑,疑則思”,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得到學生的積極響應,這種回響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有效的課堂提問具有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優勢,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有效提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提問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借此,筆者認為應該從提問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提問方式,對學生進行問題情境教學,增強學生地理興趣,引導學生提問,提問環節的設置要合理等四點進行有效探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提問教學;有效分析
引言
提問是地理課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做好提問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一些任課老師思想觀念落后,課堂組織經驗欠缺,導致提問水平不高,學生積極性不足,對教學有效開展是很不利的。故此,優化提問方式,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對推動地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意義重大。
一、提問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創設趣味性的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注意,提高他們對新知的探究學習興趣。有趣的問題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誘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力。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看地圖,識地形地貌,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青海省的位置大家感覺像什么呢?山西省是四邊形嗎?山東省像駱駝還是雄鷹呢?等。此時,孩子們也會對其他省份的地圖產生濃厚興趣,紛紛說出其他省份的樣子,并且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去記下每一個省份的具體位置及形狀。如長江干流和黃河干流的區分:可以畫出整體的干流圖形對比。通過這樣的討論,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動手又動腦,而且快速準確地學習到知識,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學習能力。
二、創新提問方式,對學生進行問題情境教學
有效的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提問教學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提問中,很多教師都是將問題直接提出,既無新意,也不能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因此,也就很難保障問題教學的效果。為此,優化提問教學,對其進行適當創新,采用問題情境的方式指導教學,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最終發揮出問題教學的作用,真正實現對課堂提問的優化。例如,在學習“要如何記住地形地貌”內容時,為讓學生扎實掌握這一知識點,在教學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是很有必要的:“同學們,我們通常將陜西省的地形看成是一把藥匙;山西省想象成為一個四邊形;將黃河干流當做一個巨大的‘幾字……現在,請同學們看看其他省份的地形都是什么樣的呢?”這樣,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則會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地形地貌,最終發揮出問題在教學中的價值。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提問方式的優化,以此來提升提問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記憶相關的知識。
三、增強學生地理興趣,引導學生提問
地理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有些知識通俗易懂,教師如果能較好地吸引學生對地理的關注,他們也能很容易對地理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關于地理方面的新聞,將一些有趣的地理現象等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分享。比如,上課前的幾分鐘,師生一起討論今天的天氣如何,再通過天氣的探討,提出問題:請大家解釋一下天氣形成的原因?目前的氣候是如何的形成的等?通過互動,不僅能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精神,也能培養他們分享和溝通的精神。此外,教師也可以搜集一些地理現象的視頻,以此來吸引學生的關注。盡管很多地理現象神奇無比,但是,原理并不復雜。通過解釋這些現象還能緩解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畏難心理,進而對地理學科產生更積極的學習態度。
四、提問環節的設置要合理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想要讓課堂提問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效,合理的設置提問環節必不可少。提出的問題數量要合理,問題的難易程度也要適中,這才能讓提問過程更好的為知識教學提供輔助。有些教師在提問時缺乏必要的思考,導致提問環節和整個課堂教學間銜接不流暢,也沒有很好地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好的提問教學應該是對課堂教學起輔助作用的,因此,地理教師提出的問題難易程度要適中,在激發學生思維的同時還能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講解“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這樣提出問題:請大家觀察課本中的圖與圖片,然后從自然環境的角度去分析兩個地域的差異。待問題拋出后,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討,如學生說出氣候這個方面的差異,教師再繼續追問,氣候的兩要素有什么差異呢?由此得出南北的氣候特征。在學生查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板書把自然差異的四大方面的形成通過表格的形式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這樣能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這樣的提問形式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同學們也在獨立思考與探究中不斷深化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成效。
學習最大的動力——興趣,當學生出現已有知識和新信息發生碰撞時,他們也會產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沖動,這就是學習動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創設新穎重實效的有效提問能使學生對新知產生有效的外部刺激,從而集中注意力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所以,要想讓地理課堂更加生動豐富,要想發展學生的思維,“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疑者,覺悟之機也。”可見問題與認識緊密聯系,如果沒有問題,認識也就停止了。作為教師,一定要敬畏課堂,仔細探索提問的策略,讓問題設在重點處、關鍵處,疑難處,讓學生都能在問題的引導下投入到探究地理知識的海洋之中。
參考文獻:
[1]寶胡寶力高.淺談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優化課堂提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2(15).
[2]張成錦;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探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年04期 .
[3]李樹珍.淺談初中地理課堂的提問藝術[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52-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