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梅
摘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深水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法是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快樂教學法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創造快樂的情境氛圍,有意識地運用能夠激發學生快樂體驗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獲取知識與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形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系列教學方式。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應采取以下三種措施: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快樂教學不是“輕松教學”,快樂教學不是“嘩眾取寵”,快樂教學不是“只能喜,不能悲”。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學習;應用分析
快樂教學法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將學生主動學習能力以及思維拓展能力得以提升,其適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是滿足當前教育發展要求的。快樂教學法在最幾年里才提出的概念,然而快樂教學法的思維形式卻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在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比喻學習知識或者是本領,知道它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接受的快,愛好它的人有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接受的快。”由此可見,古代人們在那時就已經發現快樂教學思想對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快樂教學法概述
(一)快樂教學法的概念
快樂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本質上的區別就是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情緒,在快樂教學法中,教師用游戲、娛樂、表演、繪畫等方法給學生創設一個相對自由愉快的學習環境,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輔助,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促進學生自我思考,實現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在快樂教學法并沒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教學方法,而是基于快樂教學的教學理念下所創設的教學體系,快樂教學法的教學體系中,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目的。
(二)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語文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重點科目,發揮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我們首先要分析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任務和目的。有些人認為,小學語文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讀書認字,在教學中懂禮貌、‘懂禮儀。還有一些人認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能夠獲得高分,幫助學生考上理想的學府。雖然這兩種想法并沒有錯,但放在社會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是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新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教學的重點除了讀書認字之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個綜合能力包含文學鑒賞能力、寫作能力、問題分析能力,還要實現學生思想品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因此,小學語文在現階段所承擔的教學任務是很重的,正因如此,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小能在教學活動中完成這些教學任務。
快樂教學法以其靈活的教學模式,消除了學生的學習緊張心理和乏味感,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在學習中學會自我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創造能力,快樂教學法還能夠有效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提升學生的集體觀念,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德育的滲透,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二、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
教師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能夠促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學習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一般有以下三種方法。
首先,教師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來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良好的個性品質、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夠促使學生信任教師,愿意聆聽教
師教授的知識,有利于創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氣氛。
其次,以師生民主平等的情感體驗來維護愉悅的學習情境。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表達過程中受到尊重,即使觀點錯誤也不致于遭到同學們的恥笑或教師的指責。在這樣的情境下,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就能夠在愉悅的心情下進行學習,就能夠在師生、生生的情感共鳴中吮吸知識的瓊漿。
再次,以良好的班風來鞏固愉悅的學習情境。班風是在班級形成的一種良好行為風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良好的班風將
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不可或缺的良好氛圍,將為全班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有效的動力或壓力。良好班風的形成有賴于教師建立適當合理的激勵機制。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教師應當為他們提出更高的發展目標,使他們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對于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教師應對他們多傾注心血,只要他們有進步、有亮點,教師就應給予恰如其分的肯定,使他們消除壓抑心理,形成愉悅的學習心境。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創設愉悅的學習情境的基礎上,還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內在情緒。筆者認為,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教師以深厚的文學修養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教師首先要對語文感興趣。教師只有擁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扎實的語文功底,在日常教學中才能用廣博的知識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做學生的榜樣。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學功底,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能夠以優美的語言、深厚的文學積淀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第二,以語文自身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不僅是人們表達情感、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時也是傳承社會文化、創新文化的重要載體。“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小學語文課程中有無窮的魅力等著我們去挖掘。小學語文課程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無論是寫人、狀物,還是敘事、描景,都魅力無限。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領學生深入文本,讓學生領略語文文本世界中的絢麗風景,激發學生去咀嚼、品味、欣賞,使學生的心智為之洞開,情緒為之波動,獲得美好的情感享受和深刻的心靈啟迪。
第三,以語文教學本身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優美的語言、得體的舉止、新穎的觀點、錯落有致的板書、生動多樣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等使課堂成為富有張力、五光十色、充盈美感的信息場,以此讓學生的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綜上所述,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我們創建符合
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語文課堂,提升小學生讀寫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團
隊合作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因此,在新課
程標準背景下,快樂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是符合科學發展規律、符合時代要求的,是實現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張力秦,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9月。
[2]徐亮,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赤子(上中旬),2016年08月。
[3]劉得林,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學周刊,2015年11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