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法亮
【摘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學校辦學條件的不斷提高,特別是新建的校園,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擁有自己的游泳館。游泳課程也在學校如火如荼的開展。本文主要以普通高中游泳必修課程的考核評價標準的設定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分析研究,為普通高中游泳必修課程的考核評價標準的設定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游泳必修課程 評價標準 課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1-0228-02
1.前言
目前,游泳課程在部分學校開展的紅紅火火。游泳課程的開展,為學生掌握游泳技能、學會游泳、學好游泳提供了課程保證。關于游泳課程如何上,如何教都有相應的教材、教法。有些學校還專門配備了游泳專項的師資力量,從而保證了上課效果以及學生學習游泳技術動作的規范性。然而,關于游泳課程結束后如何進行評價方面的研究特別少。學期游泳課程結束后,如何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是什么,評價的依據是什么,評價的標準如何設定等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一線教師。本文主要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分析思考,得出相應結論。
2.相關概念的界定
2.1游泳課程與游泳必修課程
目前,學校只開展了一門關于身體鍛煉或身體運動的學科,即體育與健康課程。游泳課程屬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一部分。在高中階段,國家提倡選項體育教學,即學校可以根據本校的師資、場地器材等情況,開展幾種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特長情況進行自愿選報,這種教學形式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結合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學習的意愿比較強烈,教師也比較好教,教學效果總體不錯。
游泳必修課程是指學生必須要選的課程,需要通過課程考核才能拿到學分,特殊學生除外。為什么有些學校把游泳設定為體育的必修課程呢?是因為游泳運動的特殊性,游泳運動除了具有健身價值外,還具有生存價值,是一種救生技能,是現代人的必備技能。所以,有些學校把游泳課程規定為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都必修掌握游泳技能,學會游泳。
2.2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并據此作出改進課程的決策。另外,課程評價具有導向性功能、診斷性功能、決策性功能和促進課程更好發展的功能。
2.3考核評價標準
考核評價標準是指游泳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測試的評價辦法,即按照一定的標準給學生進行綜合打分。
3.評價標準設定的依據和原則
對學生游泳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需要有一定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對學生進行客觀、公平、科學的評價,最后給出本學期的體育成績。如果評價標準設定的不科學、不合理,那么評價的結果也不能真實客觀的反映學生情況。評價標準設定的合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標準設定的太高或太低都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太高,學生經過努力未必能達到,那么,學生可能就放棄了,也可能導致學習壓力過大。如果標準設定的太低,那么學生覺得沒意思,不需要經過努力就可以達到,沒有什么成就感,學習的動力就不足。
3.1評價標準設定的依據
評價標準的設定要僅僅圍繞著游泳課程的目標,在高中階段游泳必修課程的目標之一是讓學生學會游泳。只要學生學會了游泳即達成了游泳課程的基本目標。那么,如何定義學會游泳呢?傳統的標準是學生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在水中順利的換氣,并能以基本標準的泳姿游泳進25米以上,通常稱該同學已經會游泳了。
評價標準的設定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即有過程性評價又有結果性評價。例如:一個學生由不會游泳,到能夠相對規范的游進100米,和一個學生原本會游泳到最后游的特別快、動作特別規范,那么他們兩個的最后得分應該差不多。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評價標準設定的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評價標準設定的最重要原則,要提高評價的信度和效度,能夠客觀真實的的反映學生學習游泳的情況。
可操作性原則即評價的標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不易太過于復雜,應該簡單易行。如果評價太過于復雜,教師操作起來比較費時費力,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操作性不強,教師也不知如何操作,會導致評價的不真實,不客觀。
4.評價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游泳必修課程考核評價標準應該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兩大特點。在對學生游泳課程考核的評價時應進行綜合性評價,即有對學生學習游泳課程的過程性評價又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通過過程性評價來激勵學生進行勤學苦練,最后取得游泳水平的提高,從而獲得游泳學習的成就感。
游泳必修課程,是學生都必須要進行學習的課程,具有強制性,那么學生就沒有選擇權。就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喜歡上游泳課的學生,可能會存在一些逃課的現象,那么如何提高學生游泳學習的參與度呢?在制定考核評價標準時就把學生的出勤率納入考核評價中,逃課一定次數就直接評定考核不通過。
游泳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游泳,學會游泳是達成目標的最基本條件。可以把動作基本規范,能連續游25米以上作為達標項,只有達標才能通過考核。
技術評定,在達標測試中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游泳技術評定。技術評定的標準可以設定為ABCD四個等級,比如動作規范、動作基本規范、手腳配合不協調、手腳配合不正確等等描述性的語言進行區分等級。
5.結論
普通高中游泳必修課程考核評價標準的設定應該根據學校的師資、場地情況、游泳的課時數、學生的游泳基礎等條件進行科學的設定。評價的標準應該進行量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可以采用達標測試+技能評定+出勤情況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參考文獻:
[1]梅雪雄.游泳[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5-80
[2]田迅.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十年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