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給傳統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本文在簡要闡述了跨文化教學理論內涵的基礎上,詳細地分析了目前高校開展跨文化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構建英語跨文化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提升我國高校英語的教學質量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策略探討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給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國家教育部門在《十年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高校應以優質資源為基礎,構建信息化的學習環境,應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實現跨文化教育理念的灌輸,促進當代大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入大量豐富的網絡資源,能夠有效拓寬學生們的知識視野,滿足他們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能顯著提升他們的英語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高素質英語人才。
一、跨文化教學理論的基本內涵
目前,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文化多元化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特征之一,而跨文化交流也正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我們走出國門,與其他國家進行溝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大學英語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不同國家的文化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故高校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跨文化意識,以免出現因文化理解差異而引發矛盾、誤會的現象。所謂的跨文化教學是指高校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講解課本上的基礎理論知識,還應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地擴展,向學生們介紹相應的背景文化,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中英兩國文化存在的差異,從而在今后的跨文化實際交流中更加靈活自如地應對各種情況。通過跨文化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大學生們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有利于促進他們英語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
二、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師跨文化價值觀缺失
就現階段而言,高校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文化觀失衡的現象,即過于重視基礎理論知識和技巧講解,卻忽略了背景文化的教學,導致學生們對所學知識點的印象不是很深刻。除此之外,針對學生們在課堂上提出的部分問題,高校英語教師由于自身跨文化知識水平有限,無法在第一時間內給出正確答案,自然也就難以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大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
目前,我國高校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時主要是借鑒其他國家一些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事實上,與我國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并不是很符合,很難從真正意義上指導學生們英語學習能力水平的提升。盡管近幾年來,教育部門發布了大量和英語相關的文件和教學大綱,但卻很少有對跨文化教學理念進行系統化說明的,故許多英語教師都是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文化價值觀來開展跨文化教學活動,導致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3.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足
實踐活動是大學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學生們的英語應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實踐教學活動缺乏應有的重視,不能為學生們構建一個良好的英語跨文化學習與交流平臺,使得教學活動與生活實際相脫節,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快節奏發展對高校英語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三、“互聯網+”背景下構建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1.樹立正確的跨文化教育理念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軟件播放一些與課本內容相關的短視頻,使學生們能夠近距離地了解英國文化,同時教師還應引導他們將中英兩國文化進行正確的對比分析,實現語言文化的內在轉化,從而使學生們形成一定的跨文化意識,提高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
2.構建多元化的英語課程體系
高校應結合自身的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有針對性地構建多元化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更為高效的英語跨文化教學活動,以滿足社會發展對綜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具體而言,第一學年主要是培養學生們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基礎技能;第二學年開設專業英語教學、跨文化教學等多門課程,循序漸進地提高大學生們的英語綜合素養;第三、四學年則主要以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來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呢,借助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培養大學生們的跨文化交流意識。
3.建設網絡英語教學平臺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英語教學新平臺,如目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MOOC”等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視頻資源等上傳至該平臺,學生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教學視頻,這種將“互聯網+”技術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大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有利于促進英語教師自身課堂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
4.開展豐富的跨文化校園活動
高校英語教師在開展跨文化教學活動時,可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開展一些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出良好的跨文化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定期播放一些經典英文電影、開展文化講座、舉行短劇比賽等等,充分激發大學生對英語文化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
綜上所述,高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大學生跨文化交流意識的培養問題,積極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互聯網+”的英語跨文化教學模式,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同時,高校還應充分利用校內外一切優勢教育資源,建立相應的網絡英語跨文化教學平臺,以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并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水平,滿足“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高校英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張瑗.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學分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7)
[2]賈曼麗.融入式跨文化教學模式在高職商務英語中的應用研究[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3(03)
作者簡介:
周玲(1980—),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講師,湖南益陽人,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和國際教育,英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