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張橋中心小學 顧 健
探究分數教學 培養“幾何直觀”
江蘇省常熟市張橋中心小學 顧 健
“幾何直觀”是《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十大核心理念之一,《課標》指出:“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幾何直觀”不但是學生理解和解決幾何問題的必備技能,可將抽象問題直觀化,而且是攻克數與代數難題的得力武器。本文擬以分數教學為例,探究“幾何直觀”能力的培養。
筆者統計了六年級下冊一份模擬試卷的測試結果。
表1 六年級下冊模擬試卷測試結果統計表 (測試總人數:232人)

由上表可知,該卷中填空題的錯誤率最高。以下題為例:

許多學生往往惑于“3米”、“四次”等量詞,忘記了題中隱含的“圖形”,以致得出錯誤答案。筆者認為,這正是學生們欠缺“幾何直觀”能力所致。
上引例題屬“數與代數”領域,這一領域相對抽象,理解較難,而利用“幾何直觀”將抽象的數學對象直觀化,能夠變虛為實、化繁為簡,有助于學生破題、解題。
(一)使用模型
數學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事數學化后,其本身的幾何背景往往被虛化于焦外,變得抽象而不易把握。教師可以借助適當的圖形模型,把抽象問題形象化。
仍以前題為例,我們可以借助線段圖,把“3米的鐵絲”看成單位“1”,畫出一條線段。題中要求“剪四次”,即將此線段平均分成5份。這時,第一問就轉化為“其中的一份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答案顯然是據此,第二問自然迎刃而解。
(二)畫圖訓練
畫圖示范,是教師培養學生“幾何直觀”能力慣用的辦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大多能較好地模仿。但當他們獨立解題時,他們的“幾何直觀”能力就往往被有意無意地“隱藏”了。究其原因,一是懶于畫圖,二是以圖形描述題意的能力尚有不足。針對上述情況,教學中應重視以下幾點。
1.誘發學生畫圖的意愿
畫圖解題最初往往是教師的要求,而非學生自覺。只有當它成為學生自覺的行動時,教學才會水到渠成。適當的誘導,特別是解答難題時的“現身說法”,更能激發學生畫圖解題的意愿。以下是四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策略‘畫圖’”課堂教學的片段:
出示例2。
提問:你能想清楚數量關系解決這題嗎?
……
提問:你想到哪里想不清楚了?
生1:想著想著就混亂了。
生2:開始覺得挺簡單的,想到面積增加18平方米,就想不清楚了。
師:人的想象是具有局限的,當我們想不清楚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生:畫圖。
……
教師不是把“畫圖”直接塞給學生,而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有了想象的基礎,學生知道哪里有困難、想不清楚,從而產生畫圖的需求,這種需求越強烈,越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越能走向畫圖的本質。
2.教授必要的畫圖技能
有畫圖的意愿而缺乏相應的技能,畫圖解題只能是空談。教師應示范并逐步放手讓學生獨立畫圖,幫他們養成基本的畫圖技能。
在蘇教版“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2)”中,如何準確畫出線段圖是其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教師示范畫出“今年班級數是24個”后,詢問“今年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怎么畫?去年班級數怎么畫?通過這種層層設問,學生逐步掌握了畫線段圖的方法。
3.培養畫圖解題的習慣
答題完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回顧解題過程,通過比較,加深學生對直觀圖形在分析、解決問題過程中作用的認識,讓學生切實認知到直觀圖形的價值,逐步養成畫圖解題的習慣。
(三)讀圖訓練
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難以用語言解釋的抽象問題時,直觀圖形的效用就凸顯出來了。直觀的現實情景和幾何形象,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意愿,但對圖形中數學信息的理解并非與生俱來,需要多加訓練。表1就反映了學生讀圖能力的不足。
1.借助圖形表征概念
【片段一】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分數的初步認識(2)”。

圖1

圖2
通過三種層次的比較,明確: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一份就是該圖形的雖然紙片的分法、大小、形狀不一,但都符合的基本特征,這一特征是連接這些圖形的共同點。借助這些圖形,學生能直觀地感知不同情境下的進行抽象概括,建構的模型,讓的“幾何直觀”形象深入人心。
2.借助圖形表征算理
【片段二】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除以整數”。
師:你是怎樣想的?

3.圖形表征數量關系
【片段三】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1)”。
師:你能根據題意畫出線段圖嗎?
師:怎么表示?
生:把線段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5份是男運動員,剩下的是女運動員。

師:你能看著線段圖再說說題意嗎?
師:仔細觀察線段圖,男運動員與女運動員有怎樣的關系?要求女運動員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解決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問題時,我們借助了圖形直觀描述和分析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四)分析問題訓練。
“幾何直觀”的價值在于幫助分析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利用“幾何直觀”,就是用圖形描述和表征數學問題,幫助學生把握問題情境中的信息,從整體上理解問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從而獲得正確的解題思路。加強“幾何直觀”教學,不只是要求學生會抽象出直觀模型、畫圖、讀圖,更要求學生能借助“幾何直觀”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和想象,進而洞察問題的結構和關系。
(五)體悟思想。
借助“幾何直觀”分析問題的過程,蘊含著數形結合的思想,其核心就是“數-形-數”的轉化。
當學生具備了數形結合的意識,遇到問題時能自覺地利用圖形來解釋或說明,表明他已具有一定的“幾何直觀”意識。無論利用何種載體,只要能不斷鍛煉學生自覺借助圖形“說話”的意識,都能有效發展他們的“幾何直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