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述瓊
【摘要】傳統語文教學中大多將作文教學看作是是語言學習較高層次的環節,忽視小學一、二年級寫作興趣和能力的培養,當步入中高年級突然就讓學生接觸較有難度的命題作文。一時間學生不知所措,教師也不知道從何入手抓起,不可避免地使作文成為困擾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其實,《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已經關注到這類問題的普遍性,明確的要求:兒童作文能力應“從一年級就注意培養”。這樣的要求是在啟發和引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傳統,從低年級開始就要進行作文基本功的必要訓練,以為將來的小學生作文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中,應把握以下幾個主要原則。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低年級 作文教學
一、積累性原則
從一句話、兩句話的練習做起,再到簡短的描寫片段,再到關于某件事件或某個人物、景物的描寫短文。老子的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力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都是從點滴的積累開始。作文興趣和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應當是一個長期準備并積累的過程。
首先,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口語表達自己生活中的點滴事情,幫助學生積累表達經驗。對于剛剛接觸到語文學習的一、二年級學生來說,動手寫出一句東西可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對于一個已經六、七周歲的孩子來說,用自己的母語來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就不會顯得那么困難。這種訓練可能比指導學生回答課堂上關于課文內容的提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它沒有一個標準的或是比較標準的答案來衡量,它只需要學生參與,用自己的話來敘述生活小事,無所謂長短,不在于條理,以敢說、肯說為基本條件,鼓勵學生的參與。教師可以不時地加以提醒、點撥,指導學生盡量把話說完整,把語義表達清楚。
其次,教師要注意在日?;顒又袉l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能力,逐漸培養學生感察環境變化的習慣。敏銳的觀察力和積極的思維能力對于作文十分重要。一、二年級的學生如果不給予足夠的啟發,他們很難集中精力去觀察生活中的平常事物,作為教師要利用學校生活中與學生相處的機會,時時處處地去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在活動中,教師盡量多地運用語言來評述其中表現出色同學的活動狀態,引起學生有意或無意的注意力。在活動后,再組織學生觀察目前的環境狀況況、讓同學們互相評介一下各自在活動中的表現、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活動感受等等。學生在教師的有意引導中會逐漸養成觀察的習慣,并會對周圍的環境、事物進行對比、思考,這對于今后的作文學習有非常明顯的實際意義。
二、創新性原則
創新教育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大靈魂,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要吸收新思路、新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理所當然地也要把創新性作為其重要指導原則,它特別適用在與作文相關的閱讀等方面的指導應用。
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閱讀是低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的可取方法之一。閱讀是語文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寫作水平的提高有著顯而易見的推動作用。教師在日常語文教學中,要盡量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讓學生大膽地去通讀課文,盡可能地熟悉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教師要允許學生表達自己在閱讀中產生的疑問和看法,對新穎的觀點要給予肯定和表揚。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能夠提供機會讓學生把自己課外閱讀收獲成果表現出來。
創新語文作業布置的內容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另一條可取之路。很多教學工作人員都會把字詞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來抓,并一成不變地堅持著。其實,過多地強調字詞練習根本無益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作文習慣的培養。既然我們敢于讓學生去創新地閱讀,那么我們也就可以在作業布置上創新,這也可以正好檢測創新閱讀的效果。比如讓學生用閱讀得來的、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子,讓學生把自己在課堂上聽到的其他同學敘述的故事回家講述給家長聽,讓學生在課外盡可能多地查找描寫某個季節的成語、詞語或詩句……這些具有一定挑戰性,但又不超越學生實際能力的作業布置都與學生將來的作文寫作有很大關系,對于他們詞語的積累、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培養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實踐性原則
新課標強調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實踐性,要求語文教學要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以語文實踐為培養途徑。實踐性的原則要求我們在指導低年級小學生作文學習時要密切關注現實生活,同時要認真考察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步入作文的學習道路。
首先,要從現實生活入手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寫作準備?,F實生活是一切思想的源泉,作文教學當然離不開現實生活。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一語道破寫作與現實生活間緊密聯系的實質,他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所以,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必須立足于生活實際。
其次,要善于利用實際條件來指導低年級作文。當教師總是埋怨學生在作文上總是百壺不開、一竅不通,而學生又面容愁苦、不知所措時,我們恐怕都忽略或忘記了色彩斑斕的現實生活這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窮資源。文章既然來源于生活,那我們就要重視從生活中尋找文章。
再次,要敢于動筆實踐。當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后,就可以開始讓學生進行簡單的作文寫作了。不要再等著三年級有了作文要求以后再指導學生寫作,小學一、二年級的同學也可以運用自己手中的筆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從一個兩個簡單的句子開始,再到一小節描繪風景或事情的片段,再逐漸寫寫一幅圖畫的內容或是一件小事的始末。只要老師能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不過份拔高作文要求,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完全可以讓他們順利地完成各種習作,這對于今后的作文教學受益無窮。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邱林.文作教學的滴體點驗[J].教育研究,2010,(3).
[3]李金鵬.新課標下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幾種閱讀能力[J].在線,2010,(8).
[4]丁敏.淺談低年級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J].海峽科學,2008,(5).
[5]劉愛霞.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四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