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圖芳
摘要:我們常說:快樂學習,快樂成長,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有不少學生對學習是持有抵觸情緒的。很多學生秉持著學習無用論的觀點,在課堂上自己不認真聽講的同時還會擾亂課堂秩序,阻礙其他同學學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生的認知錯誤,同時也從側(cè)面反映了學生上課感到無趣,課堂氛圍不樂觀的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教學;良好
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課質(zhì)量?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都知道,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等等。那作為老師來說,究竟應該如何去做呢?
一、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在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眼中,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存在。而作為老師來說,要想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就得“有備而來”。我們知道小學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對未知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對什么都想問,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坐不住,更不用說要集中精力去聽講。那這種情況該如何化解呢?這就要求老師多與學生溝通,多觀察、了解孩子,了解這一時間段的學生有哪些興趣愛好,都喜歡些什么,盡量融入到學生的大集體中去。老師通過這種平等相處的關(guān)系與學生交流,學生也愿意敞開心扉,聽老師的話。這樣,通過老師的個人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和理解,學生才能消除對老師的偏見,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便能靜下心來,聽老師講課,與老師探討問題。
小學時期的學生正在建立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于很多事情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作為小學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來說,要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我們常說,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橋梁,平時在課余期間,在不影響學生正常休息的情況下,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真正了解這一階段的學生在想什么,同時,作為學生來說,也體會到了被尊重的感覺。通過日常的溝通和交流,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提升語文成績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要精心設(shè)計講課內(nèi)容和講課方式
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早已經(jīng)不再適合現(xiàn)代教育。現(xiàn)在的小學生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在無形中接受到了更多的新鮮事物,視野更加的開闊。那作為這一代學生的老師來說,也應緊跟時代的潮流,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墨守成規(guī)只會阻礙學生的發(fā)展。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教學來說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不論是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要求將會更加嚴苛。那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應該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例如:為自己的課設(shè)置專屬的標簽或者是精彩的開場。就像我們在學習一首古詩時,小學生往往對古詩詞理解不透徹,但是這一階段的孩子卻非常喜歡聽故事,那我們就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把這首詩的前因后果全部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在故事情景中了解詩詞,并加深對詩詞的印象,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又能促使學生集中精力學習,一舉多得。
三、板書有趣才是促使學生進步的關(guān)鍵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如果學生偏愛一課內(nèi)容,那往往是這一門課程讓他覺得有趣,主動學習比起被動學習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那如何才能讓學生覺得課堂有趣,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學習知識呢?小學生玩性強,同時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很強,但意志力不足,這種時候就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要知道語文知識博大精深,如果深入學習,學生們能夠很快的找到其中的樂趣。在上課時,可以通過小小的游戲來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在游戲和生動的對話中把這堂課的知識點牢記在心。同時,老師可以通過分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或者是課題討論,同學之間相互鼓勵學習,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這種勞逸結(jié)合的學習方法,學生不會厭煩,自然能夠很快的學習到知識。老師不是通過說教的方式去教育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自主學習。這種方法及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體會到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
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學生的學習如果只靠老師一個人的監(jiān)督終究是出不來好成績的,很多時候還是得靠學生自己的努力,所謂“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說的就是這個。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呢?小學時期的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到系統(tǒng)語文知識的學習,很多學生還未形成要好好學習的習慣和意識。如果學生都是抱著這種心態(tài)來上課的話,就妄談良好的課堂氛圍了。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呢?當然,這不是單純的多買輔導書,請家教,上補習班能解決的問題。已經(jīng)在高年級的學生或者已經(jīng)上班的工作人員都知道,在學習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記憶,熟悉知識,只有舉一反三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不過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懼怕背誦,認識不到知識的重要性,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話作為老師要做到引導與教育,讓學生能明白知識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而是通過常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積累得來的。通過測試給予學生一些鼓勵或者是獎勵,讓學生明白勞有所得才是真實的生存法則,不勞而獲終將一事無成。
五、良好的課堂氛圍需要好的教學方法來支撐
說到教學方法,這也是老師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到底何種方法能夠促使學生認真學習?這些問題還需要老師多方探討和研究。要想課堂氛圍好,就要在教課過程中更加人性化,要理解學生,最重要的是要學生明白,老師和學生之間是朋友關(guān)系,而不是針鋒相對的敵人關(guān)系。老師在備課時要多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習到知識,而不是因為晦澀難懂而覺得上課索然無味,要采用難易適度的方法來授課,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才能是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找到學習的動力。
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夠形成很好的互動,讓學生有一個快樂的學校生活。作為老師本人來說,除了基礎(chǔ)的語文知識,也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要明白自己的教學任務(wù),培養(yǎng)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而不是在一味地指責學生。學生在小學時期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將影響到他今后的學習,所以不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了解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促使學生能夠認真需要語文這門學科。當然就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我們還需要深入的探討和了解,老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為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做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