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珣
摘 要 CAD技術是我國企事業單位中較為常用的一種信息化繪圖技術。開設服裝CAD課程,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對培養學生服裝CAD技能方面的教學改革進行定位,并對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 學生創新能力 服裝CAD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9.2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日趨提高,對服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國服裝企業生產也開始轉型變化,從單一成衣加工到品牌創新,企業對職業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如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制約到學生日后的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CAD技術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問題進行探究,并對服裝CAD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
1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定位與目標
1.1原有課程內容與教學效果分析
服裝CAD是綜合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完成服裝設計中各個環節的工作,包括款式設計、紙樣結構設計、推板和排料設計等。“服裝CAD”課程處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系列課程的中段,原有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二維服裝CAD中的樣板設計、推板和排料。
1.2導入創新設計理念
在課程教學中引入前沿創新設計理念及流程,就是將數字化技術融入服裝設計全過程,改變課程注重功能技巧的教學方式,將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拓展,增加三維CAD和數碼印花的內容,通過數碼設計技術教學引導學生突破設計思路的局限,綜合應用和整合多項知識,將想象空間極大拓展,建構造型、圖案、板型、工藝的立體設計思維,使設計從原點出發,注重設計的結果,實現產品設計的全程數字化。
1.3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創新設計的角度是多維的,可以從結構創新、材料創新、工藝創新等不同方面入手。在“服裝CAD”課程改革上,圍繞培養創新能力這一重點,同時又要突出數碼設計技術的獨特優勢,針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課程的容量,設定與產品開發模式、產品特點對接的兩條數字化設計主線。
2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內容設計
2.1優化并擴充教學內容
以創造力培養、藝術與技術融合、技術助推創意為導向,結合企業崗位工作的考察調研、數字技術對服裝產業的影響,兼顧產品設計和創意設計兩大類型,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實踐環節進行了調整。課程劃分為兩部分:批量生產的數字化產品設計、概念或品牌形象為主的數字化創意設計。教學時壓縮二維服裝CAD內容的課時,增加三維服裝CAD和數碼裁片印花設計內容的課時,這樣既有效銜接和鞏固第一階段的課程內容,又體現了一體化的整合式創新設計的理念。在結構紙樣課上,教師已普遍借助二維服裝CAD平臺進行授課,因此,適量壓縮課時不會影響教學效果,還可避免過多的重復。
2.2突出數碼優勢,使CAD成為創新的助推器
突出數碼創新的優勢,實現設計的全程數字化是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它并無現成模式可循,需要進行教學研究和探索。將以往課程側重軟件應用的教學套路,改變為以設計需求帶動軟件應用,不局限于原有課程的二維CAD打板、推板、排料功能。設計的不同階段隨時切換,多個軟件組合應用,以實現最終效果為目標。要引導學生了解數碼設計思維的特征,找到新的創意切入點,讓數碼技術支持創意,使技術和設計思維做到無縫鏈接。
課程以兩個方面作為CAD創新設計的切入點:(1)產品設計主線創新切入點放在板型結構變化及二維CAD與三維CAD整合設計上,需要在符合產品風格的款式造型約束下進行創新,由基本款板型結構變化擴展成系列,利用三維虛擬縫合效果全方位預示觀察,及時調整板型及造型,發揮CAD在創新方面的功效,體現創新的速度和效率。(2)創意設計主線創新切入點放在裁片印花定位設計上,從流行數碼作品中提煉歸納不同主題的數碼設計技法與效果,引導啟發學生大膽嘗試和創新,探索數碼印花設計的方法與技巧,如數碼肌理、數碼拼貼、數碼視錯、數碼虛擬結構等,由此帶來了新的創作形式與創作風格,使CAD真正成為創新的助推器。
3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3.1教學方法的改革
以啟發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來設計授課方式,針對具體的設計內容采用相適宜的多樣化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探究式教學等。以往的課程開篇多是從CAD系統構成、功能模塊的介紹入手,這樣的講授枯燥并且與市場脫節。改革后的課程教學采用啟發式導入法,并與時尚焦點對接,再展示數碼技術在服裝設計中的前沿應用和產品效果,介紹著名品牌公司數字化設計的運作流程,讓學生熟悉企業在產品企劃、產品設計、樣品評審、生產技術準備各環節中服裝CAD的實際應用。結合數碼特色品牌、新銳設計師作品,解讀其數碼設計的風格類別,分析作品中數碼技術運用的手段,啟發數碼設計思維,尋找創新的切入點,來提升學生對軟件技術的求知欲,引發他們的興趣點,然后自然地轉入到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內容。
課程整體設計思路是模仿品牌產品開發的模式,以項目或主題設計來主導教學進程。將課程的不同階段設計成一個個小課題來對應服裝CAD的不同模塊,分層次循序漸進,把幾個小課題串聯起來組合成一個項目。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體驗真實的企業數字化產品開發的完整操作流程,也讓學生明白把分散的功能模塊圍繞主題設計集成起來,打通各個部分的鏈接,更易于提升應用CAD的創新開發能力和開發效率。課堂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法,其內容也要與市場的變化和流行同步。另外,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在課程中默契配合、分擔不同的專業指導也是本教改項目的特色之一。
對于某些小課題可采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課程教學。例如產品設計部分,完成基本款式板型設計后,借助紙樣變化工具實現款式變化并派生出產品系列,在三維虛擬環境中能快速呈現結構變化的立體造型效果,可通過CAD進行實驗,探究松量設計與廓形、分割線與造型、細節設計與整體造型等結構關系,實現二維CAD與三維CAD的整合設計應用,以適應服裝產品向快速多變生產模式的轉變。endprint
3.2教學實踐的改革
第一次上課時下發課程任務書,明確各階段任務和進度要求。給學生提供有關的流行趨勢、品牌作品資料以及CAD軟件的操作手冊、視頻資料等,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初就進入項目的設計過程。要求學生整合先修課程服裝信息的內容,結合流行擬定設計主題,從靈感源出發挖掘設計元素。在此基礎上,將設計任務細分為靈感源與主題設計、款式設計、單品結構設計、3D試衣修板、工業樣板制作、推板排料設計、款式變化系列設計。這部分是產品設計主線的CAD實踐內容。
創意設計主線的CAD實踐內容是在產品系列中選擇一款作為形象款,通過元素再造進行圖案和面料設計、裁片與圖案布局設計、3D立體效果展示等,通過三維仿真效果直觀地考察造型、色彩、圖案布局等設計元素與作品風格的匹配度,并快速調試達到最終的滿意效果。最后鼓勵學生做出1:1或縮小版的數碼噴印作品,改變以往CAD設計僅停留在虛擬電子文檔或紙面上,做到以數碼噴印實物作品來驗證設計效果,完成有創意特色的作業。
在課程實踐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過程跟蹤,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一對一的指導。對學生的綜合設計進行動態點評,鼓勵學生的自主性與個性的充分張揚,注重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設計方案,不斷挖掘學生的設計潛能,看到作品中有突出的創新方案及時讓大家觀摩學習,學生也可以在作業點評過程中互相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3.3建立多維評價體系
在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的課程考核中,不以課程作業形式展現的最終設計作為考核的結果,應建立多樣化的課程評價體系。為此要建立包括創新思維、創新實踐、研究方法、學習態度等綜合因素的多維評價體系。除了最終完成的設計作品外,還應著重評價學生在實踐創新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實驗方法的改進和創新情況等多個方面。不僅考核知識點,也要結合項目考核學生的項目實踐能力,特別是在綜合設計中對多種不同設計工具和方法的靈活運用以及數碼設計的創新能力。
產品設計CAD實踐項目主要從產品構思、板型設計合理、CAD應用技巧、符合工藝標準、產品拓展創新等角度進行考核;創意設計CAD實踐項目主要從作品創意、信息加工整合、設計元素數碼重構、圖案與裁片布局設計、3D展示效果、數碼噴印作品、設計手冊撰寫等角度進行考核。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以客觀地、全方位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與綜合能力,從而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才華,鍛煉創意與技術的融合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 “服裝CAD”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且在服裝專業的教學中屬于核心主干課程。在“服裝CAD”教學中,要實現這樣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對學生學習潛力的充分發掘,服裝專業老師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利用CAD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高云兵.服裝CAD平臺上的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體系[J].銅仁學院學報.2015(01).
[2] 張華.服裝CAD制板課程教學探討[J].科技創業月刊.2015(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