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經濟產業戰略性技術變革的推進,涌現出了一大批高速成長的企業——瞪羚企業,它們跨越了創業死亡谷,進入快速成長期。本文以瞪羚企業為研究對象,首先講述了瞪羚企業的概念、認定條件等,然后分析了瞪羚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戰略管理的相互關系;最后研究了瞪羚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戰略管理決策。
【關鍵詞】瞪羚企業 核心競爭力 戰略管理
一、瞪羚企業的內涵與認定條件
“瞪羚企業”一詞作為學術概念最早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戴維·伯奇和詹姆斯·麥道夫提出,他們將既能快速增長又創造了大部分新增工作機會的極少數中小企業稱為瞪羚企業(BirchDavid L and MedoffJames,1994)。隨著這個概念的出現,各種研究定義層出不窮,但總的來說瞪羚企業,又稱為高成長企業,被定義為成立時間較短、增長速度較高的典型企業(Acs et al., 2008),并且這些企業常出現在創新型產業中((Eckhardt and Shane,2011)。
在定量認定標準方面,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每個地區按照自身的發展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認定標準,最早的認定標準是若企業在1990年的銷售額不少于10萬美元,且其銷售額在隨后5年內每年均有20%以上的增長率就可以稱之為瞪羚企業(BirchDavid L and MedoffJames,1994)。之后由民間智庫和硅谷社區基金會編制的《硅谷指數》認為認定條件應該為起始年收入不低于100萬美元且連續4年增長率不低于20%;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在3年期間營業額或雇員數量的平均年化增長率超過20%,至少擁有10名以上員工的企業,且成立時間不超過5年的可以稱之為瞪羚企業。
盡管關于瞪羚企業的定義和認定條件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學者們都確信瞪羚企業對經濟的結構性變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cs and Mueller,2008;Henrekson andJohansson,2010),并且重要性足以在硅谷(Saxenian,1994)和劍橋郡(Stam and Martin,2012)等地區新興產業的出現中瞪羚企業所發揮的角色中體現出來。
二、瞪羚企業戰略管理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目前的研究中,關于企業戰略管理和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可以概括為相輔相成的關系,具有協調統一性。一方面戰略管理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途徑和根本(孫睦優,2008;陳巖,2014),即企業要擁有獨有的核心競爭力,不僅需要技術和能力的組合,更重要的是確定好企業的使命,并根據使命從全局和長遠的角度實施戰略管理,轉變戰略管理模式,對企業內外部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另一方面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戰略管理的核心、重心和體現(孫睦優,2008;陳巖,2014),戰略管理是對企業進行的帶有長久性和全局性的管理,目的是為了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以知識、創新為基本內核的企業某種關鍵資源或關鍵能力的組合,是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量源泉。而瞪羚企業作為一種高成長企業,其戰略管理與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也必然具有普通企業的特性,瞪羚企業實施戰略管理,從而獲得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便有了持續發展的能力,也就實現了實施戰略管理的目標。
三、以戰略管理打造瞪羚企業核心競爭力
瞪羚企業成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如何在良好的發展基礎上獲得核心競爭力,使企業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是每個瞪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必須面臨的問題,而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依舊是進行戰略管理。瞪羚企業作為一類高成長企業,且大多數瞪羚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在戰略選擇上應該基于廣闊的市場視野,制度聚焦和差異化的競爭戰略(Feeser Henry R and Willard Gary E,1990;Smallbone David et al.,1995)。
首先,圍繞新興領域創業,通過產業細分及集中一點的戰略,在產業價值鏈分解及融合的過程中找到自身切入點,并獲取立身之地及競爭優勢,并在市場定位中通過產品差異化、業務集中化等不斷提升瞪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陳巖,2014)。其次,借助原創技術屏蔽競爭。擁有技術創新能力就能夠在新經濟產業變革的浪潮中不斷蛻變,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產品,并能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姜彥福,1996;鄒超,王欣亮,2011)。然后,采用全新的商業模式。瞪羚企業可以通過獨特的商業模式改變行業結構、設定新的游戲規則、合并細分市場、整合顧客需求進行價值創新(郭毅夫,2009;陳志,2012)。最后,結合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保證人力資源戰略管理與企業戰略管理高度契合,提升企業員工的組織公民行為,形成企業員工認同的價值觀并為之奮斗,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關華強,2003;向欣等,2012)。
這些戰略管理決策是“瞪羚企業”掌握產業發展或行業發展戰略制高點的主要依托,是“瞪羚企業”能夠成為行業小巨人或者隱形冠軍的根本原因,更是“瞪羚企業”向原有產業價值鏈及行業領先企業挑戰的重要武器。
參考文獻
[1]陳巖(2014)加強企業戰略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經營管理者,38-39.
[2]陳志(2012)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商業模式創新研究.經濟體制改革,112-116.
[3]關華強(2003)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四川勞動保障,,28-28.
[4]郭毅夫(2009)商業模式創新與企業競爭優勢:內在機理及實證研究,東華大學.
[5]姜彥福(1996)技術創新與企業戰略.中外科技政策與管理,56-59.
[6]孫睦優(2008)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戰略管理.冶金經濟與管理,25-27.
[7]向欣,徐梅鑫&歐結敏(2012)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的契合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9,127-131.endprint
[8]鄒超&王欣亮(2011)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文獻綜述.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110-115.
[9]ACS,Z.J.,W.PARSONS& T.SPENCER (2008),‘High impact firms: Gazelles revisited,
[10]Technical report,Office of Advocacy Working Paper.U.S.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1]BIRCH,D.L.& MEDOFF,J.(1994) Gazelles.Labor markets,employment policy and job creation,159167.
[12]ECKHARDT,J.T.& SHANE,S.A.(2011) Industry changes in technology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he creation of high-growth firm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6,412-430.
[13]FEESER,H.R.& WILLARD,G.E.(1990) Founding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A comparison of high and low growth high tech firm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1,87-98.
[14]HENREKSON,M.& JOHANSSON,D.(2010) Gazelles as job creators:a survey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videnc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35,227-244.
[15]MITUSCH,K.& SCHIMKE,A.(2011) Gazelles–High Growth Companies.Final Report,Task4,Horizontal report,5.
[16]SMALLBONE,D.,LEIG,R.& NORTH,D.(1995)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ategies of high growth SM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 Research,1,44-62.
作者簡介:李雪丹,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專業:企業管理,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與資本運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