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摘 要:學生問題意識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當學生產生問題時,才更愿意自主地解決問題,最終提高自主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方式,在學生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小學數學為例,闡述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對策,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提供合理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問題意識;培養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會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其中,問題意識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但是,我國小學生問題意識相對缺乏,學生過于看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但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會生成數學問題,這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現狀
就目前而言,我國小學生不善于提出問題,缺少創新精神。學生僅僅會答做題目,但是沒有自主提出問題的意識。在教師長期“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指導下,學生很少有問題產生。與解決問題的數學能力相比,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明顯較弱。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學生會從心理上產生問題與自身無關的想法,長此以往,學生的問題意識便失去了,也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二、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對策
1.結合學生自主的內容創設問題情境
思考才能產生疑問,所以,想要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必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思考,產生問題,然后在提出問題之后分析、解決問題,促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前,可以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思考并且提出新的疑問,在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情境中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
例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之前,教師要讓學生自主認識軸對稱圖形。但是在讓學生自主學習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方式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幾個圖形,其中包括軸對稱圖形以及不成軸對稱的圖形,讓學生思考這些圖形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一內容,思考軸對稱圖形的概念。通過教師創設的這一問題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自主地探究,并且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問題:看什么呢?怎么劃分這兩類圖形?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帶著問題自主地學習并解決問題。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問題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因素,想要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出更多的問題與質疑,教師需要讓學生積極地投入自主學習過程中,并善于捕捉問題的有效時機,引發學生提出疑問。在數學教學課堂,教師留給學生一些時間自主學習,同時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多與同學討論,便于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多說多討論,促使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因此,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時要鼓勵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與交流,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尋找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講解“角的認識”這一內容,學生在自主學習這一內容時,可能難以找到自主學習的關鍵點,甚至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似懂非懂的情況。此時,教師可以適時地提出疑問:什么是角?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此時,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具有一定的學習方向,并且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會產生新的疑問,角的大小是否與角的邊長有關等疑問,學生會更自主地在學習中尋找答案。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這些問題,在相互交流中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3.教師適當點撥,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比較善于模仿,教師提出問題的認識水平比較高,學生也會相應地以教師為榜樣,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也會提出質量比較高的問題。所以,教師需要做到言傳身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提出問題,并以學生的角度提出數學問題,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提問做出有效的示范。其次,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要與學習內容有關,做到提問的“準、活、精”,是真正的有疑而問,從而引導學生深層次地進行自主性學習。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與數學教學的重點相聯系,但是學生在進行問題表述時并不是非常準確,因此,教師要適當地給予學生指導與點撥,幫助學生抓住關鍵性的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并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鳳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J].吉林教育,2015,6(5):89-93.
[2]劉坤.談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小學時代,2016,78(3)57-69.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