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互聯網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互聯網的推廣有好處也有壞處,如何利用好互聯網,來方便人們的生活,減少其中的弊端,減少犯罪現象的發生。所有的高職院校的學生都在接受全社會信息化的影響。有很多的信息通過網絡傳播給學生,一些學生的意志力不夠堅定,如果一些不良的信息傳播給學生,可能會導致學生犯下錯誤。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網絡的背景下做好教育工作,成為一個重大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 互聯網 犯罪事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80-01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也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網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網絡可以改變老師的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改變學生的思維能力、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在網絡的背景下,正確的教育好學生,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方向。
一、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挑戰
第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已經影響到每一個人,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教學模式已經落后,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工作者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接受新的信息,并且傳播給學生,占領主導地位。借用網絡進行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學生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擴寬了眼界。但這影響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教育思想變得更加復雜。
第二,由于網絡信息傳播較快,傳播內容也較為廣泛,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有很多外來文化通過網絡傳播給學生,學生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就缺少了對信息的思考,和審判的時間,自制能力較差的學生往往會盲目接受,網絡形成一個虛幻的世界,讓很多學生沉迷其中,改變了學生的價值觀和信仰,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思想,“拜金主義,啃老族”等一些道德低下的思想,這種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也變得更加艱難。[1]
二、如何開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創新教育方法。
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師生關系往往帶有隔閡,老師與學生缺乏溝通交流,老師不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只能主動與學生溝通,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式。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學生與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相互交流,減少老師與學生的隔閡。老師還可以利用網絡開展教學工作。在網上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網上教學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可以通過一些請平臺進行,例如,建立班級qq群,微信微博進行溝通,還可以快速有效的進行網絡問卷調查,第一時間發布信息,引導學生正確地利用網絡。[2]
(二)加強網絡道德法制教育工作。
當前我們國家對于網絡法律沒有相關明確的規定,很多人利用這一法律盲點,在網絡上進行違法犯罪的事情,有很多學生因此犯罪。所以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普及,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例如,一些大學生缺乏道德和法制觀念,利用網絡傳播不良信息,傳播電腦病毒,造成經濟財產損失,導致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影響大好青春。所以很多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杜絕因為缺乏法律知識而犯罪的現象。高職院校要大力支持向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定期開展一些法律知識講堂,法律知識講座,普及學生的法制觀念。讓學生接觸網絡文化的同時,能夠堅定自己的信念,明辨是非,不犯錯誤。只有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堅定自己的道德信念,遵守法律道德,才能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才能面向社會,做一個好公民。[3]
總結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雖然導致教育進行前所未有的變化,如何在網絡的環境下針對大學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讓大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社會成為一個好公民,在工作崗位上有職業素養,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積極尋找正確的教育方法,要在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借鑒國內外的教學方式,總結經驗,尋找最適合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道德素養,面對網絡不良影響,堅定自己的信念,不犯錯誤,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公民。
參考文獻:
[1]文豐安.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探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01).
[2]李方裕,楊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設探析[J].教育探索,2011(08).
[3]趙文永.網絡信息時代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