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
【摘要】作為新媒體的重要特點,創(chuàng)新性以及交互性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全新的道路,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出現(xiàn)也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對自我進行展示。在本文的研究當中,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就新媒體背景當中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 大學生 思政教育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5-0083-02
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正在得到越來越快速的發(fā)展,網(wǎng)絡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的作用,而新媒體技術的使用更是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能夠較好的接觸到社會的前沿,因此很多的大學生都利用新媒體技術來對自己的個人意志進行表達,并將新媒體技術作為人際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由于自身獨特的創(chuàng)新性以及交互性特點,新媒體技術能夠使得大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獲得廣闊的展示空間,與之相對應的,新媒體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觀念也具有新媒體的烙印。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就成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
1.新媒體的大眾化加速管理民主化
在“網(wǎng)絡民主”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方法已經(jīng)難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一味的使用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方法,甚至會適得其反。但是,如果能夠有效的疏通“網(wǎng)絡問政”的渠道,一方面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與教師以及學校進行溝通,另一方面還能夠將教師以及學生的智慧進行結合,使得學校以及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訴求,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民主的參與到學校的管理建設中來。
2.新媒體的碎片化催生選擇多元化
廣泛的參與性、信息交流的自由行是新媒體的重要特點,這樣的特點使得個體獲得了很大的發(fā)表個人意見的空間,這樣的情況日漸瓦解了原本統(tǒng)一的話語體系,使得單一媒體覆蓋群眾的時代已經(jīng)不復存在,轉而成為碎片化時代。所謂的碎片化時代,就是個體不收單一價值觀念的影響,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價值取向來對媒體內容進行自由選擇。在新媒體時代背景當中,多元化價值的局面正在不斷加深,大學生的頭腦當中正在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不同價值觀念,從這樣的角度上來看,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已經(jīng)難以對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滿足,這樣的情況,一方面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給高校思政教育的發(fā)展帶來了全新的契機。
二、新媒體背景下如何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
1.轉變觀念
在新媒體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師應該對自身的傳統(tǒng)感念進行轉變,從而更好的對新媒體背景下的民主、碎片化的特點進行適應。第一,教師應將自身的姿態(tài)放低,在新媒體背景下,任何的個體都是平等的,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可以是網(wǎng)友的身份,利用平等的身份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第二,教師應該能夠全面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從吉爾德定律來看,新媒體傳播寬度正在呈現(xiàn)出幾何倍數(shù)增長的趨勢,教師只有對學生的思想進行了解,才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對高校思政教育進行開展。第三,高校思政教育教師應對網(wǎng)民的語言進行學習,并利用這種方式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如果有必要,教師還應該對網(wǎng)上意見領袖進行培養(yǎng),從而能夠有效的掌握網(wǎng)絡當中的話語權。
2.拓寬工作空間
虛擬性的特點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在網(wǎng)絡當中袒露心扉,對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進行表達。而利用BBS、QQ等新媒體技術,教師還能夠有效的開展一對一或者是一對多的交流。教師可以在學校論壇當中對留言區(qū)進行建立,學生可以匿名注冊,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使得師生更好的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另一方面匿名的方式也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對個人的想法進行傾訴。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還能夠利用學生的留言對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行掌握,對學生的思想問題進行了解,從而更好的對思政教育工作進行開展。
3.將新媒體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
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使得新媒體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而這一些影響力也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得到了滲透。因此,示應對學生的思想引導進行不斷加強,利用多種方法來對新媒體下思政教育的全新模式進行探索。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校思政教育來講,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得師生關系、教育內容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變,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領域得到了有效的開拓,而新媒體的使用,也能夠對素質教育以及教學改革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從而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顧曉威.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01)
[2]陳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J].智能城市.201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