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君
摘 要:在語文學習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就要知道語文的失分點在哪里,從小學到初中,語文試卷的難度在逐步增加,周圍環境也在改變,學生不能夠快速適應新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語文的重視度降低,語文成績也大不如前,出現嚴重偏科現象,而語文基礎又對語文課程內容有著很大影響,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非常重要,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根據歷年統考成績調查顯示,語文成績失分主要出現在閱讀理解、文言解讀、寫作等。就試談影響初中生語文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閱讀理解;寫作
語文難學,學不好。往往不知道語文的重點在哪,不能對癥下藥,所以一定要找到影響語文成績的關鍵原因;其次還要努力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以下探討影響初中生語文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影響語文成績的因素
1.作業完成的過程
根據調查顯示:學生獨自完成作業的占84.5%,有時小組合作完成的占12.2%,有時全班合作完成的占3.3%。從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缺乏交流,而所謂的合作有很多的時候是互相抄襲作業,過于依賴別人的答案,更有同學將合作和抄襲畫上等號,還有一些學生對語文忽視,盲目抄襲,這都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阻礙語文學習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絕大多數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原因就是缺乏合適的語文學習方法。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正確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缺乏閱讀。
2.環境的突然改變
由小學升初中使得學生心理發生落差,不能盡快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還有需要接受新老師的教學模式,對新鮮事物的好奇,使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學習上,很容易被周圍的其他事物影響。相對枯燥的學習,上網、玩游戲等更能吸引他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很重要,對學習語文也有關鍵的作用,比如同學之間相處,這都是影響語文成績提高的一些因素;語文是一門最基礎性的學
科,也是最有思想內涵的學科、最有意境和詩意的學科。語文在社會生活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要將學生帶入課本中體會其中含義,也要結合實際生活,讓他們知道語文是來自于生活的一門學科。
二、語文的重要性
1.對語文這門學科的不感興趣
語文學習中很多都是需要死記硬背的,且枯燥無味,沒有新意,也有很多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不夠重視,認為都是漢語,沒有多難。不能產生共鳴,一味地重復模仿,而這樣枯燥無味的學習使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我們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枯燥變為有趣,因此我們的作業設計要盡量富有趣味性,最好能夠情景再現,增強學生的記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里面的奧秘也是相當深刻,從孔子的論語,教我們做人做事,到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元曲,古人把語文都能學到這種境界,給后人已經做好了榜樣。語文在很多的考試中都有,它是最基本的學科,很多基礎知識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語文還是其他課程的基礎,想要學好其他科目,語文基礎必須要扎實,而且語文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提高。
2.難度的突然增加
小學語文課程簡單,學習語文有充裕的時間,更多的側重于基礎的訓練,課外的延伸拓展相對較少,課內的強化訓練比較多,反復的訓練,學生的語文成績優秀,語文水平就較高。但是到初中的語文課程難度明顯加大,一部分喜歡難度訓練的老師直接把中考試題拿來讓初一的學生做,這會直接導致學生語文成績急劇下降,很容易挫傷其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本身不是知識,也不是能力,卻是獲取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橋梁,是一種前進的動力,而一些惡性習慣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是語文基礎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提高語文成績
1.教學上的安排
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以及多做練習的注入式方式,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多灌知識,使學生養成被動學習的不好習慣。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閱讀教材,知道自己所學的內容在教材的什么地方,而不是只停留、徘徊在現有的結論與答案中。
2.學生的要求
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學習方法和基本學習技能的訓練。還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互相交流,課后也可以安排一些相關的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對學習成績也有很大幫助。也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多讓其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或者相關的節目,多看新聞也是不錯的。這樣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寫作會有很大幫助。
我們要不斷總結和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不同的思路來進行教學,通過嘗試不同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語文的熱情,讓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讓同學愿意學,主動學。
參考文獻:
慈樹梅.會議論文全國基礎教育[J].未來教育家論壇,2012(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