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慧
摘要:中職學生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必須正視對中職學生安全教育現狀改善、形成職業健康與安全的價值觀等積極意義。本文又從課程、師資、家校合作、評價方式、社會合作五個不同路徑探討如何構建中職學生安全教育。
關鍵詞:中職學生;安全教育;路徑
一、中職學生安全教育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改善中職學生安全教育現狀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職學校面臨招生難的問題,招生門檻一降再降,學生的綜合素質不高,有些學生甚至是在社會上浪蕩了兩三年后,被家長送來讀書的,這些同學或多或少沾上一些社會不良習氣。比如,偷盜、吸煙、網癮、撒謊等,學生來源的多樣化,決定了校園安全教育需要加強。再加上中職學生從小沒有系統的接受安全教育,對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學校開展的安全教育講座有很多同學不參加,覺得無論是交通事故,還是樓房的倒塌、火災等侵害都離自己很遠。存在麻痹、僥幸心理,意識不到侵害及事故隨時有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部分中職學校也不重視安全教育相關內容的授課,認為這些課程會拖日常教學實訓的后腿。加強中職學生的安全教育有利于改善這一現狀。
(二)有利于中職學生形成職業健康與安全的價值觀
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是“意識和能力的養成”教育。中職學校學生年齡在16—19歲之間,是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黃金時段。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安全需求不斷提高的情祝下,對中職學生加強安全教育,是向全社會普及安全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必需的環節,通過面向中職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可以從校園拓展到家庭和全社會,從而推動全社會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的提高。不僅僅能夠是他們獲得職業健康與安全的知識和能力,更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安全的工作態度,樹立安全價值觀,形成健康安全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全民全社會重視職業健康與安全,才是更好地完成職業健康安全教育的任務。
二、中職學生安全教育路徑的構建
(一)設立安全教育課程
安全教育課程的設立、安排以及監督檢查,應提到教學日程。雖然國內沒有統一的教材,開發職業健康與安全的教材,并在專業課程教材中增加職業健康與安全內容。將“安全教育”設置為中職學校公共課程,就需要與之相應的教材。教學主管部門和學校可以組織力量開發出優質的適應于中職學校學生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教材。還可以吸收國家安全監察部門及企業生產一線的安監專業人員參與教材編寫,以提高教材編寫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相應的實操課時。比如,講到火災逃生,可以進行消防訓練模擬消防演習,熟悉消防器材,實地進行火災撲救及在火場利用自制工具逃生、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從而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公共安全知識和技能。
(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
《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體在職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系列和教師校本培訓計劃,分層次開展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開展公共安全教育水平。”教師要掌握學生該掌握的安全知識,這樣才能結合教師本人的經驗和社會閱歷,把安全教育內容化為通俗、合適學生接受的知識,向學生作進一步的強化講授。當每個教師掌握了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才能在不同的學科教學中挖掘隱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內容,與顯性的公共安全內容一起,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如汽修專業:學生在實訓基地學習過程中,教師就要教育學生遵章操作,避免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文明生產。而航海專業:隨著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作為我國和世界航運業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船員隊伍也日益壯大起來,航海專業的學生以后工作的條件相對特殊,所以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心肺復蘇術、骨折的固定及搬運、外傷出血止血等。所以學校應安排專業教師分批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比如,機電專業的教師,就要進行正確使用和穿戴防護用具及生產過程中易發生危險或易出問題的作業點及預防和處理方法的培訓;體育專業的教師,就要進行運動性損傷的預防和處理的培訓。這樣才能把安全教育真正的融入到各科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工作中去,安全教育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家校合作,保證中職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
孩子的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中職學生雙休日、寒暑假、節假日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里度過,家庭的安全教育,是孩子平安、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用電安全、飲食衛生、旅途防騙、生理衛生等知識缺乏都有可能引發危機,因此,作為家長應教會子女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杜絕事故傷害發生。
同時,家長應及時掌握子女在家接觸什么人、上網聊些什么內容,便于與學校、班主任溝通,一起進行安全教育,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有效評價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的教學效果
既然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是“意識和能力的養成”教育,既然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要采用創新性和互動性的教學形式,那么對學生掌握職業健康與安全知識和技能的評價也不能采用傳統的考試形式。為通過考試而死記硬背的知識并不能順利地轉化成能力,也不可能證明學生所具備的能力。對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學生進行現場示范、角色扮演、口頭和書面陳述、制作完成學習研究報告等方式來進行。評價的標準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知識和技能是否能夠在新的環境下加以應用,他們在實訓場所是否具有安全健康的行為等。
(五)加強與國家安全監察部門和企業的合作
我國目前職業健康安全生產管理是“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運行體制,掌握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知識、技能的人員主要分布于國家安全監察部門及企業生產一線的安監專業人員,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從事職業健康安全培訓,應當從這些單位和部門中,吸收有關人員參與教材編寫、課程設計和培訓的實施,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倩.淺談中職學校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16-20.
[2]羅麗靜.試論新形勢下的中職學生安全教育[J].科技信息,2013(13):256+284.
[3]覃英.關于加強中職學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3):480+474.
[4]曹利民.中職學生安全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5):91-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