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姝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已經進入了發展的時期。在發展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探索,不僅要繼承傳統的思想,同時還要不斷的進行創新,積累經驗,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主要的體現表現在:黨的領導是加強高校思想教育的關鍵因素;始終堅持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放在首位;要堅持在高校思想的教育中貫徹疏導方針。通過不斷的進行總結、提煉、汲取,隨著新時期的發展,總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經驗,是目前新時期進一步加強以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不斷改進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一、黨的領導是加強高校思想教育的關鍵因素
黨的教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它直接決定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加強或者是不斷的進行改進。黨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領導是體現在: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度,保證黨在高校中最為核心的領導地位,確定非常正確辦學的方向,保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教育的全過程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以及發揮出所具有的作用,要將其進行落實;要對干部隊伍進行建設,將其德才兼備、優秀的干部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為不斷的加強以及改進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創造良好的空間;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領導以及指導進行不斷的加強,尤其是針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要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的創新。
隨著改革的開放,新時期的發展,能夠看出不管任何時候堅持以及加強黨對高校思想教育的正確領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得到一定的加強以及改進;不管在任何的時候要是淡化以及削弱了黨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的領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以及削弱。
在20世紀的初期,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對高校領導產生一定的影響,以往一段時期,想將政黨進行分開,在領導的體制上將其校長的負責制作為主要任務,并且試行。在我國,有100多所的高校進行開始試行校長的負責制。在試行的過程中,高校對黨領導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質疑以及產生了動搖,這阻礙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同時使得思想上產生了困惑、所具有的信心也被動搖了、情緒也會變得消極、隊伍也會及其的不穩定、工作也會產生一定的波動、嚴重時還會出現重大受挫的一些局面。鄧小平曾經對這一問題總結過一些經驗的教訓,指出:經過十年的發展,最大的錯誤就是教育,這個教育就是指思想政治上的教育,不僅是對學生、青年的學生,同時,還指對人們的教育。
針對于艱苦的創業,中國屬于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未來會變成什么樣的國家,在這方面的教育都是非常少的,這就是我們在教育方面上的失誤。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根本的原因就是黨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被不斷的削弱。為能夠使的這種狀況得到改變,自從1990年以后,國家的相關部門連續幾年都在召開全國的高校黨建相關的工作會議,對高校的黨建工作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非常明確的強調了高校所實行的校長負責的制度,不斷的加強高校的黨建工作,不斷的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領導,在黨的領導下,推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不斷的加強黨的建設,同時還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開始走上正規的道路,不斷的創新,穩步的進行發展,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局面。經過事實證明,不斷的加強黨對高校思想政治的正確領導,才能夠穩定其根基,從根本上徹底的改變。
二、始終堅持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放在首位
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是否能夠自覺的進行引導、動員以及推動大學生在社會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直接影響黨是否能夠順利的進行發展,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敗的最直接的因素。要想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取得巨大的成效,首先是正確的引導人們;如果引導的方向出現了偏離,那么就會受到嚴重的挫折,這會給黨的事業造成嚴重的影響。
不斷的堅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不僅要堅持正確的引導內容,同時還要對大學生貫徹黨領導的基本路線,堅決反對已經偏離的黨的路線,正確的引導大學生要高舉中國社會主義偉大的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還要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正確的引導大學生在社會中能夠正確的認識以及處于社會和自我價值之間的聯系,避免用社會的價值來否定自我所具有的價值,或者是用自我的價值來否定社會的價值,將其社會的價值與自我的價值相互聯系,能夠在社會價值中來實現自我的價值。
三、要堅持在高校思想的教育中貫徹疏導方針
堅持不斷的疏導是新時期下,黨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就是針對人做思想工作,解決人民內部所產生的矛盾。針對于人的內部所產生的思想問題,就只能進行說服,但是不能進行壓服,只能進行一定的疏通、引導,不能進行壓制,只能是盡量的化解矛盾,不能不斷的積累矛盾,要采用比較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能夠采取壓制的方式。隨著改革的開放,新時期的到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將以往在指導方針上出現的錯誤,堅持采用疏導的方針,采用非常民主的方式來解決高校的老師以及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將其政治的問題以及學術的問題進行分離,不僅要在政治上堅持正確的方向,同時在學術上也要體現出民主,通過不斷的進行探索、深入的研究、討論、爭鳴,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在思想上存在的認識問題。
結論:
隨著改革的開放,社會的發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高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在不斷的進行探索,不僅要繼承傳統,同時還要不斷的進行創新,在對實踐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我國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小梅.論儒家思想與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M].職業教育研究,2014,12
[2]徐國慶.論職業院校的普通文化課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03
[3]張耀燦.試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定位與建設[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