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健
摘要:新課程理念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不僅要學到知識而且重視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培養創新精神能力。我覺得一堂好課必須落實好教學三維目標,關注學生知識技能同時兼顧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打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采用啟發誘導研究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發展。
關鍵詞:化學教學;加強;提高;實驗;創新;有效
新課程改革不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提出了要求,這些要求看似簡單,實施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這不僅需要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學生也要改變自身的學習觀念。以往的觀念,教師只需要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全部理解和掌握,學生也只是將所有的課程全部學會即可,從沒有想過學習這些知識的目的和應用。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提出,許多觀念都被打破,而教育也越來越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也在逐漸的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被動地去學習。
一、教師要充分理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學習態度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等等。不同的人對教學有效性的表述不盡相同。教學的效果主要從學生的實際發展表現出來,目標不能局限在認識范疇,還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包括通過學習化學的核心知識,最終形成化學學科意識,將知識變為智慧。
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是滿堂灌,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被動者,新課改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一起合作探究學習,只有教師的教學觀念變了,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只要學生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化學成績就會大大提高,對學生將來升入高中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讓學生主動思考,把已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
化學學習中,有許多概念式的知識,而這些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學生也不能有一個很清晰明了的理解。學以致用,學習知識就是為了將其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并且許多的化學現象都會在生活中有所體現,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尤其是一些實驗課,要給學生主動思考、動手實踐的機會。一個好的教師要不僅僅是一個指導者也是一個參與者,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感興趣,也會讓學生對這門科目有全新的認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學生對學習的反饋,不管是從學生的作業上還是從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都要注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從而在學習中的能力得到培養。
四、合理模擬實驗,實現綠色教學
在我們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少數化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且有十分嚴格的操作流程,一旦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生失誤,可能誘發一系列事故,因此在操作這類實驗時,要求學生要保持一絲不茍的態度。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模擬演示實驗開展教學活動,先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逐漸引導他們思考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后集體討論出解決方法。而“綠色化學”理念是一種從根源預防環境污染的思想,受到了現代人們的密切關注。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重視清潔化實驗,采取一系列措施將化學實驗對環境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化學教材中指出探究燃燒條件的各種化學實驗中,主張實驗由教師先演示,并且在通風櫥窗或者抽風設備環境下實施,這充分體現了實驗清潔化的思想。
總之,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改變以往的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同時要以實驗教學為主,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應有效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苦學為樂學,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加亮.淺談新課標下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33):140-141.
[2] 況浩霞.新課標下的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5):358.
[3] 康立奇.新課標下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03):124-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