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貞瑾
摘要:創新教育思想源遠流長,近幾年來更是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江澤民同志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課堂則是各個學校全面實施激發初中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意識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因此,我們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能夠成為人才的人來培養。本文將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激發策略三個方面來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意識;激發策略
創新意識就是人們對周圍事物產生新問題、新觀點、新結論、新方法等而表現出來的動機、興趣、態度與意志。一個人能否有所創造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取決于他有無創新意識,取決于他的創新意識是否強烈。因此,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產生創造性活動,在創造性活動中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而創造性活動中的成功體驗更進一步激發、強化創新意識,從而螺旋式上升發展。
一、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社會更加進步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世界。國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是科技與民族素質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的創造能力的競爭。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既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由于人人都有創造潛能,因此我們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能夠成為人才的人來培養。
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劉吉教授曾指出,長期以來,當前中國教育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我們的數學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還相當淺談,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青少年創新意識和創新品質的開發。我國現行的初中數學課堂教育存在著許多問題。
1、許多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教學模式過于規范化、模式化,教學方法呆板、教學模式單一。初中數學教師也只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學習情況,給學生造成了較重的負擔,使他們始終處在一個被動的學習地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的發展,久而久之,也就出現了厭學現象普遍,學習能力低,適應能力差等嚴重問題。
2、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都偏重于學生邏輯思維教學與訓練,一些教師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激發培養缺乏應有的認識,認為初中數學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傳授已有數學知識,將能力培養置之不理。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總是把數學課本當作是教學過程中的教條而忽視了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抑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凸顯。
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策略
1、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普遍性策略。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普遍性策略是指在教學中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而決不是僅僅面向幾個尖子學生。它既是社會公正、教育公平的體現,又是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體現。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并不是少數人或者是少數尖子學生才具有。教育的任務就是要發現和開發蘊藏在每個學生身上的創新潛能。因此,創新意識的激發性教學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當然,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出適應不同學生的教育模式,盡可能設置多樣化的情景,采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應用多樣化的評價手段、因材施教,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創造力的閃光點,正確引導和促進不同個體創新能力的發展,變補短教育為個性充分發展的創新教育。
2、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時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確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教學的真正主體。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的活動,應讓學生有充分發揮自己見解的機會,給學生創設探索未知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最終取決于自身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程度。《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的經驗基礎之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的思維方向與教師不一致時,教師不要強行讓學生跟自己走,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減少教的活動量,而增加學生學的活動量,幫助學生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創設能夠讓學生大膽質疑、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機會,以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習的不可替代規律告訴我們,無論是知識經驗的獲取還是智力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形成,都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因此,只有承認學生在教學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才能實現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完成教學任務,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3、強化教師的創新意識,樹立正確的觀念。課堂教學的效果不僅決定于教師對教材的挖掘程度,更決定于學生的參與程度以及教與學形成的和諧共振的程度。要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清除教師的模糊認識,樹立正確的觀念,強化教學的創新意識。只有對創新意識的激發、培養具有清醒認識的教師,才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進程與教學節奏,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逐步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過程實現由無意到有意、由自發到自覺、由盲目到計劃、由零碎到整體的轉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給學生點燃數學思想方法的火花,給學生播種和培育創新精神的種子,充分實現數學教學質的飛躍,充分激發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意識。
四、結語
新世紀的中國教育,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是新課標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也是影響著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這不僅有助于當前學生數學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具有創新意識并且不斷更新數學教學理念,不斷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逐步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 石秀敏. 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 學周刊, 2015(21):169.
[2] 何佑黨.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9):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