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明
摘 要:中長跑項目是初中體育中的教學內容之一,它不僅能有效對初中生進行鍛煉,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培養心理素質的一種重要方式。對于初中生來說,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耐力或是身體素質較差等因素,對中長跑有一定抵觸心理,甚至懼怕中長跑。為了改變這一現象,體育教師應該采取適當的方式和策略應對。就初中體育中長跑有效教學的對策進行探討和分析,目的是提高初中生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關鍵詞: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對策
中長跑是初中田徑中的一項重要項目,運動者需要在中長跑過程中以較快的速度在較長時間內完成項目,對運動者來說,是一項非??简炞陨眢w能的具有挑戰性的項目。鍛煉學生中長跑的目的是為了在其過程中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加學生忍耐奔跑的時間,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在品質上堅持不懈,頑強奮斗的精神。
一、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中的問題
中長跑運動既能在生理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在心理上磨煉學生的毅力,對于心理和生理還未成熟并正逐漸成熟的初中生來說,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運動項目。但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對中長跑有抵觸心理,不愿意參加中長跑運動項目,主要是學生缺乏耐力,在心理素質上欠佳,跑步的技術動作較不規范導致的。下面具體探討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初中生不愿進行中長跑的心理因素
由于中長跑是一項對心理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部分初中生心理素質較差,意志力并不強,甚至怕累怕苦,中長跑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能自行解決,使得部分學生不愿意選擇中長跑。也有部分學生因為缺乏自信,擔心自己不能堅持跑完中長跑,或者在跑步過程中因為掉隊而“丟面子”,不敢進行中長跑。
2.初中生不愿進行中長跑的生理因素
因為中長跑要求運動者在較長時間內快速度奔跑,所以對運動者的技術要求很高。部分學生因為技術和動作的不規范或是掌握不熟練等因素,使得學生在跑步過程中很艱難,很容易產生疲乏現象。而中長跑的持久性使其對運動者的呼吸方式要求也較高,部分學生呼吸方式錯誤,使得學生很快疲勞,并產生身體上的不適。也有學生由于營養過剩,自身又缺乏鍛煉,使得身體過于肥胖,或是發育不良也會影響學生在中長跑過程中的表現。
二、初中體育中長跑有效教學對策
中長跑項目具有比較大的健身價值,經常進行中長跑鍛煉可以有效提升身體素質。初中體育教學中長跑對學生的鍛煉,在生理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在心理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耐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和意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和治療疾病。而對于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從而達到中長跑教學的目的。
1.在心理上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
要想提高初中體育教學中長跑的效果,教師必須先從學生心理著手,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中長跑運動意義的普及,從其對學生生長發育的作用角度進行論述,使得學生對中長跑加以了解,產生積極心理。在學生參加跑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勇氣,教師可多以“你可以的”“沒事的”等語言對學生進行肯定,從而使學生克服內心的阻礙。在中長跑過程中,學生很可能遇到身體上的不適等問題,教師可以將運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困難比喻化,將其比喻成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以鼓勵學生堅持不懈,解決困難來完成中長跑。
2.在生理上訓練學生的中長跑能力
生理方面,尤其對自身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而言,中長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項目。教師應該多加關注學生對中長跑技能的掌握程度,從而進行個體化指導。在中長跑運動前,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各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妥善安排學生,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順利開展教學內容。在中長跑訓練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要從易到難,由慢到快。先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再鍛煉學生的速度和耐力,最后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速度和耐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耐心解答學生中長跑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學生出現“極點”現象時,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加大呼吸的深度,調節奔跑的速度,鼓勵學生增強意志完成中長跑。教師可通過培養學生跑步的速度感或是通過間歇式跑步練習來提高學生中長跑的技能。
中長跑這一既在心理上又在生理上對學生具有很高磨煉價值的項目,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說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運動。教師應該把握中長跑的特點,結合初中生身心的特征,對教學方式和對策進行細致研究,從而使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得以提升,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耐力和毅力,讓學生能夠積極面對困難并克服困難,從而真正達到初中體育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玉良.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探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3(2):127-128.
[2]趙斌.探討初中體育中長跑的教學策略[J].讀書文摘,2016(29):301.
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