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
摘 要:多媒體技術在藝術領域的應用已十分廣泛,而在戲曲舞臺上的運用卻不多見,但發展趨勢卻是顯而易見的,其應用范圍廣、發展前景大,這就需要我們去努力探索和尋找多媒體技術與戲曲舞臺的最佳契合方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戲曲舞臺;運用
中圖分類號:J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4-0163-01
中國戲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歷史幾千年的美學文化精髓,在世界戲曲舞臺上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它包含唱念做打,綜合歌唱、舞蹈、武術、雜技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于一體,劇目繁多有趣、形式載歌載舞,歷來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然而,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電影、電視、互聯網、移動傳媒等多種娛樂方式的出現,使傳統戲曲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
多媒體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對文本、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的技術,已經應用于教育、娛樂、工程及科研等諸多領域。面對新媒體的巨大沖擊,傳統戲曲的傳承與發展讓人擔憂。若是能夠借鑒多媒體技術在其它領域的作用,將其應用于傳統戲曲中,那么戲曲就能表現出新的活力,使其更具藝術魅力和發展前景。
一、多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上的嘗試與探索
因為戲曲與話劇、歌劇、音樂劇等舞臺藝術,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如果說,話劇、歌劇、音樂劇相對是“寫實”的藝術的話,那么,戲曲就是“寫意”的藝術。因此,表現在戲曲舞臺上,它就具有它不同的審美特征。傳統戲曲舞臺的一個重要特征,即它的“寫意性”和“虛擬性”。為此,戲曲舞臺十分講求“四個統一”:一是“似與不似的統一”,二是“神似與形似的統一”,三是“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四是“有限空間與無限空間的統一”。這就是說,能用于話劇、歌劇、音樂劇等舞臺上的多媒體技術,不一定能用于戲曲舞臺。換言之,只有那些在空間處理上用“虛擬手法”能充分調動觀眾想象力的、既有生活真實又有藝術夸張、布景和空間都具有一定假定性的多媒體效果,才能用于戲曲舞臺。
可喜的是,多媒體技術也同樣出現在了戲曲舞臺上。
2011年底,多媒體京劇音樂劇場《白娘子·愛情四季》在上海演出。這個作品,由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京劇院及港臺精英共同完成。這個作品以音樂為主體,管弦樂與京劇樂隊交響,京劇演員與樂手同臺互動,京劇生旦凈的“唱、念、做、打”是音樂結構的視覺化呈現。數字科技下的聲、光、影、電特效則嘗試創造一種潑墨寫意式的舞臺意境,再現中國京劇的簡約美學,也讓現代觀眾感受一種超時空的賞樂體驗。同時。為了讓年輕人愛上這種走近京劇的形式,在舞臺表現上采用多媒體技術,營造一種亦真亦幻的劇場氛圍。以音樂為主要載體,綜合了音樂、戲劇(戲劇表演和舞臺調度)、舞蹈(肢體語言和表現張力)、裝置(互動性和立體化)、影像(敘事性和寫意性)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以多變的影像和流動的舞臺裝置構成故事的特定情境和視覺的廣闊空間。
戲曲舞臺上的這些多媒體劇目,無疑給觀眾以耳目一新之感。同時.這種全新的演出形式。也是戲曲在新的環境中,尋求自身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當然,這樣的探索難免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多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上應用必然前途無限。
二、多媒體技術讓戲曲舞臺大有所為
隨著計算機技術、光學、電子技術、視頻技術的發展。各種多媒體技術在戲曲演出中的應用也日益增多,這無疑將促進戲曲舞臺藝術的進一步發展,也將為戲曲舞臺設計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是LED大屏幕的使用。戲曲舞臺設計。一般都離不開用天幕來表現劇中所要求的劇情背景。而這種背景,一般都是一場一景或一景多場。在制作上一般則以幻燈片或電腦影像的形式投映在天幕上。這種方式,相對死板又制作困難,效果也不十分理想,而采用LED電子顯示屏,情況就會大為改觀。
其次,是聲光電的運用。當然,聲、光、電的應用,在戲曲舞臺上并非新話題。但是多媒體技術中的聲、光、電卻是另一個全新的概念。多媒體技術中的聲、光、電,能大大增加舞臺的縱深空間,也能使舞臺聲音的層次更加豐滿。八聲道的立體空間聲音場,讓觀眾可以清晰地聽到雨水從一邊流到另一邊。或聽到風從樹梢的左邊吹到右邊,或聽到上前方鳥兒的啼鳴,這些感受以往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同時。隨意變幻的舞臺布光可以構筑起全新的觀賞空間,它可以根據情節的發展隨意變幻舞臺背景,也可以征對不同的人物內心和特定場景進行全方位的燈光設計。
第三,是虛擬技術的應用。戲曲是“寫意”的藝術,“虛擬性”是戲曲舞臺表現的一大原則。計算機神奇的表現力使理想形態的創造能達到隨心所欲的境地,因此,對展現戲曲的“虛擬性”真是太貼切不過了。計算機三維技術有極強的仿真能力和創造力,它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里,創造出極其逼真的世界,又可以憑借想像力創造出大自然的視野.并以超現實的表現力設計出動態的理想世界。
多媒體技術在戲劇舞臺上的應用。對渲染舞臺氣氛、刻畫人物內心、增進時空轉換等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讓觀眾充分領略了科技的神奇,并帶來了與傳統戲劇截然不同的觀影感受。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多媒體戲劇的本質仍然是戲尉,科技只是手段。如果本末倒置,那么科技就只能是眼花燎亂的“噱頭”或“玩藝兒”.這樣不但不能有助于戲劇。反而會毀了戲劇。
參考文獻:
[1]李興國.影視藝術與高科裝應用[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2]竇程.將計算機引入舞臺美術的應用[J].當代戲劇,200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