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曙光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對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是有許多不足需要我們去加以改進的,因為語文與其他的理工類學科不同,理工類學科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做一些比較生僻的題型,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語文教學一般都是給學生講述關于文學類的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較大困難。
關鍵詞:創新意識;能力培養;多媒體
對于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力,是所有語文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1]。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最主要的就是要激發起學生對與學習知識相關事物的興趣和對其他事物的興趣,教師需要通過采取一定的手段,幫助學生打開另一片廣闊的天地,將學生帶進去,并引導學生在新的天地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高中語文教學不比其他理工類的學科,對于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能力有很大的難度,故,我在本文提出了一些關于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的意見。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創新思維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今后的發展。學生具有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拓展自己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充分開動大腦,對于知識體系當中自己不理解的部分能夠大膽的去想他人學習,對于知識體系當中自己不認可的部分,要大膽提出質疑,同時在學生對知識提出質疑和不斷碰壁當中,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培養學生對不懂就要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和高貴的知識情操[2]。
二、運用多媒體交互性、可控性強的特點,搞好語文個性化教學
個性化教學、因材施教,我們已經提了多年,但一直未能找到最佳途徑。在傳統教學中,一方面往往是優秀學生掩蓋了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教師的啟發式提問,只要有少數幾個學生能夠回答就算成功了,從而造成一大批學生“陪太子讀書”的現象。另一方面,有的教師為了照顧學習較差的學生,連篇累牘地解說,又空耗了優秀生的時間。多媒體教學則在個性化教學中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確定學習進度;學生可以對尚未掌握的信息反復提取,直至搞清弄懂;學生可以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最適合的、最有意義的問題。這樣,在一堂課中,教師就可以實施分層次教學。當然,個性化教學的最大優勢還體現在第二課堂方面。教師限于時間、精力、水平而無法開設的選修課,學生只要借助光盤和多媒體電腦就可以上課,而且,這種自控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3]。
三、掌握高中語文學科的“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經過多年的實踐發現,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喲啊脫離原來的教學體系的束縛,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式,增強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在課堂上,多多開展學生進行實踐性學習。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沒有斷絕傳承的語言之一,漢語當中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展語言類活動來促進學生對語言類書籍的興趣。改變原來的教學方式,不再被傳統的教學方式所束縛,開展一些像辯論賽之類的活動,增加學生對各種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熟悉程度,給予學生更多的使用各種不同的交流方式去交流的機會,通過學生在實踐當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學生的交際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大幫助[4]。
四、在語文教學中創造性地進行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
審美教育是培養學生感知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質兼并的文章,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在實踐中勇于探索、積累經驗、尋找規律,教學中給學生講一些美學理論,讓學生知道《春江花月夜》是一種自然美,《一滴眼淚換一滴水》是一種人性美,《邊城》是一種邊遠地區的社會美等。另外,要讓學生在對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認識每一種具體的美,如音樂美、結構美、內容美、藝術美等。學生可結合教師講評提高鑒賞美的能力,用語言行動來描述生活,以此來發現美,提高美的創造力。
教育理論曾說:“智育不好出次品,體育不好出廢品,德育不好出危險品。”可見一個人的德育好壞與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關重要的。在語文教學中可根據不同的課外內容來解決這個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來感染學生,用文章所體現的積極內容來陶冶學生。并且語文教師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來言傳身教,用周圍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來點化學生,讓學生從點滴做起,做一個有崇高道德的人。
五、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滲透創新教育
傳統的語文教法沒有很好地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填鴨式”的教學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師教一篇課文常常是五大塊:時代背景、作者簡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些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毫無關系,因此也就談不上什么創新教育了。只有通過發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激發積極的思維;培養學生敢于批判、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設備條件、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加以綜合運用,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有改革創新的精神,又要著眼于實際效果,在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上改進教學方法,要大膽走出課文,走出課本,讓課內長骨、課外長肉,讓潛在的創新意識大展宏圖。
六、結語
我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我國的語言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一個沒有斷絕傳承的語言文化。高中語文教學旨在幫助學生在學習現代文學的同時,同時也要學習我國的古語文化,通過在教學當中采取一定的手段,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給予學生一個更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陳美.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6(11):86.
[2] 楊輝. 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34):89-90.
[3] 胡映清.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 中國校外教育,2013(02):52.
[4] 于桂俊. 淺議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 教育教學論壇,2012(33):7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