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玉
摘 要:2001年,國家啟動了新一輪課程改革,在這場改革中,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于教學工作中,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和不斷努力,教學方法不斷增多、教學設備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不斷深入,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逐漸轉變為富有無限生機與活力的教學環
境……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呈現出一番新景象。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卻發現,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存在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單;學習觀念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新課改的促進作用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正以良好的勢頭不斷發展。然而,教師這一方面雖然正積極地應對著新課改帶來的契機和挑戰,學生這一方面卻存在些許的問題。
一方面,一些學生面對數學學習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對于知識經驗尚淺的小學生而言,他們還不能完全領會“學習”的意義所在,更不能根據自己的認識為自己制訂一個明確、長遠的目標,一些學生在小學的成長過程中,會根據教師和家長的反映逐步形成“我要在期末考試中取得滿分”的愿望,認為這就是學習的目標。
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正確的認識,會選擇以較低的課堂參與程度和學習熱情面對數學教學,很多學生由于沒能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因而會將其與其他學科同等對待,導致數學這門基礎學科、素質教育學科的學習效果無法在較大程度上發揮出來,也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無法取得突破。
二、“學習單”實踐應用
筆者認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促使學生制訂明確、長遠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教育學家羅杰斯曾說:“凡是可以教給別人的東西,相對來說都是無用的。”因此,數學教師若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成效,需要采取能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筆者發現一種新型的教學引導措施——學習單。
1.“學習單”的內涵
學習單是指通過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具體、深入的指導,以一個個練習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自主學習的輔助工具。例如,當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幾何圖形的面積”教學時,可以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之后,再對其進行三角形面積的教學,利用“目標: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方法:溫故知新法,反思: ”這樣的學習單對學生進行教學,一來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二來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三來規定三角形面積公式的學習方法,推動學生在舊知識的不斷延伸下獲得新知識,發揮學習單的重要作用。
2.“學習單”的實踐
(1)制訂的方法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習單進行運用,數學教師應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目標、方法、反思。也就是說,教師在幫助學生制訂學習單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從這三方面入手。例如,當我們在要求小學生背誦九九乘法表時,可以在學習單中列出“目標:第一天掌握第一列,方法:背誦與練習,反思: ”。筆者認為,教予學生制訂學習單的方法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訂學習計劃,將比制訂學習單再要求學生執行能取得更加有效的學習成果。
(2)實踐的過程
除卻制訂學習單時應當注重的三個方面,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切實根據學習單中所列舉的任務完成自身的學習過程,例如解未知數x,學生必然需要通過四則運算進行計算,學生的學習目標一般都會設置為“掌握解未知數的方法”,此時教師可以為其提供先行材料,輔助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達成這一學習目標,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先幫助學生回顧四則運算的知識,再要求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合作探究掌握解未知數x的方法,以使學生完成學習單中所列舉的內容。
(3)完善的結尾
初始的準備、教學的實踐并不是學習單實現自身價值的完整過程,在學生利用學習單中的方法完成學習單的目標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記錄在學習單上,促使學生養成學習反思的習慣,使學生的學習單能切實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在引導學生逐步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的同時,使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形成根據目標自主學習的能力等。
學習單的運用,能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減輕教學負擔,使學生根據學習單的指引、依據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完成數學學習的目標;能使學生在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掌握多種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更能使學生在逐步深入的學習過程中,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不斷發展。總之,利用學習單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能使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以此為借鑒,力求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促使小學數學學習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云.新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初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2):150-151.
[2]陳六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透析[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10(7):17-20.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