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春+孫明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適應不了教學環境的變化,教師必須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進行改革,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提升小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實現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推行分組的思維對話式教學能夠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組學習;思維對話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拓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又要把教學方式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他們更理性地認識世界;分組對話式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的藝術,學生在分組學習的時候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加強師生間、學生間的思維對話,促進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大大提升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分組對話式教學的概述
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是一種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它主要是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通過對話的形式開展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通過對學生的分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積極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讓學生的數學知識面得到拓寬,提升數學的整體效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分組對話式教學的必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分組對話式教學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的學科和年級中都得到了應用,最大限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思維和心理都還沒發育完全,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分組對話式教學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創新能力。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分組學習的對話式教學不僅能夠展示學生的個性,又能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數學課堂效率的目的。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分組學習的對話式教學應用策略
1.以學生為基礎,創設教學情景,提升數學的感染力
小學生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許多特性,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對新鮮的事物也比較感興趣,但是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在學習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監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學生過多的監督會給學生造成負面的情緒,教師應該采取分組學習的形式,促進學生在小組中的互動學習,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消除學生對教師的不良情緒。以小組為單位,教師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比如在學習“角的認識”這一內容的時候,學生對角的概念沒有完全掌握,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三角形創設問題:同學們,咱們去掉三角形的一條邊,變成了什么?促進學生對角的概念掌握,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活躍數學課堂氛圍。
2.以分組討論為重要形式,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分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而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注重分組討論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對問題進行探究,促進對數學知識的更好掌握。比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體積與表面積”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不同的小組分配不同的問題,加強學生在小組中的討論;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周邊比較熟悉的環境,比如校園的球場、操場等作為參考物,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將計算方法和計算思想在小組內討論,促進教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加強學生在小組內的討論,不僅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還能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3.以合作交流為重要展示平臺,加強交流與共享,注重總結提升
小組的交流與討論是學生在小組內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得到了提升,之后教師要將每個小組的學習結果進行總結,這是對學生小組學習的一種檢驗,能夠端正學生學習的態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留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自行總結小組學習的情況,這種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對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同時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在各個小組的總結過程中,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成果的鞏固。
為了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小學數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更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教學模式,實現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易增加.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