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嵐
摘 要:當今社會日益發展和進步,各行各業都在不斷的創新和改革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教育部門,學校的教育與理念不僅需要創新,教學方式更需要很大的更新和改革,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通過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展開討論,分析現在小學教學創新過程中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創新教學方案,望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創新意識
在現在的小學校園之中,教育模式相對落后和傳統,這種教學環境之下,應試教育對教師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重點非常明顯,主要是放在了傳授課本知識的層面上,從而無法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其中創新意識在小學生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由于數學在小學之中是一門主要的學科,并且與其他學科也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教學方面,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逐漸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對知識點展開分析和研究,在這一過程之中,創新思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單調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式死板,只是一味地講解書本知識,學生在下面負責聽講做筆記,這就是所謂的“填鴨式”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數學課堂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必然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思維和邏輯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鍛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學生的處境相對被動,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沒有做到相互探討和交流,導致師生關系緊張,課堂氣氛不活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落后的傳統教育觀念
應試教育影響現代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衡量學生的標準是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學生的實踐、組織、溝通等多方面的能力,成績優秀的學生就能被視為好學生,很多教師的教育方式受到教育觀念的影響,注重講授理論知識,從而忽略了教學的實踐性,直接導致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對于知識無法做到全面的理解,也不能靈活地運用知識,這樣一來,更加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習效率自然降低。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
由于數學與其他學科有很大區別,具有抽象性的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一些知識和問題的理解有些困難,需要想象的空間和思維,由于小學生年齡的約束,一些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對知識始終無法做到全面的掌握和了解,這時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將一些有趣和生活化的情境與數學教學相互聯系,讓學生在掌握技術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聯系生活實際為創新提供空間
小學數學知識不是特別復雜,與日常的生活實際有很大的聯系,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的教學,也需要發現和聯系生活實際,將知識與生活相互結合,這樣學生在接受起來就相對容易些。例如:學習“圓的認識”知識,教師可以采取一些輔助教材,比如說多媒體或者圖片,以自行車作為比較,分別演示各種形狀的車輪,有圓形、方形、三角形、多邊形,讓學生通過想象,看一看哪種車輪更適合自行車車輪,哪種自行車會騎得更快更遠,這種生動形象的演示,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到數學的強大作用,從而萌發出一種探索新知識的心理。
(二)創設探索情境,激發學生創新興趣
小學生處于學習的階段,好奇心和求知欲較強,只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公式”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提醒學生先回憶一下以前的學習內容,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的面積公式,再聯系現在的圓形面積公式,讓學生試著自己解題,從而分析圓形公式的由來,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實地操作,通過思考和操作,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推導公式。這種創設創新意境的形式,讓數學課堂不再枯燥乏味,而且一定程度上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大膽創新的精神。
總結全文,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到充分信任學生,帶領學生主動思考和大膽創新,經過長期培養,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不斷進行改進和創新教學內容,勇于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多個方面和角度開展教學,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發揮教學創新思維的重要作用,全面培養創新型人才,讓我國的創新教育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格桑平措.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新課程(上旬),2014(12):134.
[2]伍平.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新課程(小學版),2010(12):184.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