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
摘要:現代教育研究表明,恰當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強化主動參與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或低將直接影響學習的成效。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提高學習興趣,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享受成功的歡樂,從而產生自信心、內驅力,從點滴成功走向以后更大的成功。筆者重點談了如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的四種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 主動參與意識;學習興趣
目前小學英語教師大多承擔著五到六個班級的教學,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自然非常困難,肯定會有一些學生跟不上進度。這些后進生一直很讓廣大教師傷腦筋。傳統的英語課堂一直是教師讀,學生跟讀;教師問,學生答。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只有教師布置了作業,學生才會去完成。到了小學高段,學生的興趣就發生了弱化。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到了六年級時兩極分化的情況已相當嚴重。
上述情況的出現歸根到底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沒有被調動起來,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教師也沒有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如何喚起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愿望,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才是英語學習的主人至關重要。為此,教師需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喚起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愿望,使他們從“要我學”的被動狀態變到“我要學”的主動狀態;使他們以最佳的心理去學習,使學習英語不再成為負擔,反而成為一種精神享受。根據多年自己英語教學的經驗,下面筆者就從四個方面談談如何才能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改善出現的不良狀況,從而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一、設計游戲,在玩中學習
游戲活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之一。在單詞教學過程中總能遇到一些發音較難的單詞。不管教師怎樣提醒,總有學生記不住。反復地朗讀又太機械、枯燥,會使學生漸漸失去讀的興趣。這時候就可以做“冷暖”游戲:請一名學生上講臺背對大家,教師將單詞卡片藏在某位同學的書本下。游戲開始,臺下學生通過對聲音的高低控制向找卡片的學生暗示該卡片的位置。學生在這個游戲中無意識間重復著難點單詞,游戲結束時大多已經攻克了難點單詞的發音,而在此過程中體驗到的是游戲的快樂。
二、 歌曲滲透,在演唱中學習
優美的音樂,歡快的節奏,既愉悅身心又陶冶情操,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把一些需要教授的核心語言編成歌詞,配上學生熟悉的曲調讓學生唱讀,不但符合“樂學”的原則,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進行 PEP 4 Unit 6 部分的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識記句型Are they ...?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就利用學生很熟悉的“兩只老虎” 的曲調編了一首歌:Are they donkeys? Are they donkeys? Yes, they are. Yes, they are. They are tall donkeys. They are tall donkeys. I like them. I like them. Are they sheep? Are they sheep? No, they aren't. No, they aren't. They are cute goats. They are cute goats. I like them. I like them. 利用這樣一首輕松愉快的歌曲很輕易就能突破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編排這樣的歌曲能把枯燥乏味的語言知識變成悅耳動聽、朗朗上口的歌曲,能讓學生敢于開口唱讀,從而減少了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 故事貫穿,在聆聽中學習
故事對于兒童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因此利用故事來吸引學生,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通過自編故事把教學內容中的新詞匯、新句型和教學目標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輕松地獲得新知識,從而激發出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我在教PEP Book2 Unit1 Lets learn部分時,將幾個新授詞匯和一個新授詞組,結合課本上的圖片,編了一個英語小故事:One day, a boy was playing football. He was so happy. But suddenly the ball was kicked away and a girl came. The boy shouted: “Watch out!” But it was too late. “Oh, no!” the girl shouted, too.學生在聽這個故事時,注意力非常得集中。他們能根據已有的語言知識,并借助教師的肢體動作,明白故事的大意。對于新授的語言知識也很急切得想要學習、了解,因此就進入了一種主動學習的狀態。
四、對話交流,在表演中學習
小學生愛表演是天性。我基于這種心理特征,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的形式把每段對話都表演一遍。我鼓勵他們制作道具,豐富對話內容進行演出,并在下堂課初進行匯報表演。我要求他們表演時對話熟練,聲音響亮,表情生動,還要附以一些動作,臺下同學則是評委。一組學生表演完畢,若能得到評委們“One, two, three, good!”的評價,這一小組就能得到加分。通過對話表演,學生們多數能夠心情愉快、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去,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能否讓調動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起學生對英語濃厚的興趣且保持長久,是學生能否學好英語的關鍵。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及手段,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