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英
摘 要:在體驗式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學習過程;學生則需要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和思維,準確地把握語言文字所傳遞的信息,在閱讀實踐活動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基于體驗式閱讀教學方式的重要性,探討了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構建策略
小學生閱讀和學習課文的過程,也是借助語言文字間接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過程。無論是分析文本的結構,還是把握文本的線索和情感走向,都離不開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和體驗。
一、通過品味文本語言豐富學生的體驗
語言是傳遞文本信息、傳達作者思想和感情的重要載體,對文章進行閱讀必須從品讀語言開始,正確認識語言對作者表情達意的重要影響。文本是作者借助語言而呈現出來的,小學生對文本的體驗主要是指對文本語言的研究和體驗。而小學生了解文本語言特征的主要方法便是品味。這里所說的品味就是對文本語言文字的研究、品讀和感悟。小學生唯有深入解讀文本語言,才能體會到文本的字里行間中所流淌的脈脈深情;唯有反復吟詠文本,才能明白作者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傾注的真摯情感;唯有大聲朗讀文本,才能感受到作者遣詞用字的苦心造詣。簡要地說,小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品味就是對語言中重點詞句以及形象的同化過程,是借助想象、聯想或者設想,再次構建語言形象的過程。由此可見,品味文本語言是豐富學生個體體驗的有效途徑之一。例如,以下是《珍珠鳥》這一課的教學片段:
師:通過朗讀這一段(第八自然段),你發現了什么?
生1:我發現小珍珠鳥膽子很小,它害怕飛得遠了會受到傷害,因此活動范圍很小。
師:很有見解。
生2:我從三個“一會兒”發現珍珠鳥非?;顫?,就像天真好動的小孩子一樣,作者不但生氣,反而很喜歡它。
師:你能讀出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真不錯!
生3:(讀第十一自然段)到這里,我覺得珍珠鳥的膽子才真正變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4:珍珠鳥甚至“啄”“我”的筆尖,可以看出珍珠鳥完全沒有了戒心。
生5:(讀第十二自然段)我體會到作者是很喜歡珍珠鳥的,他是很輕地用手撫一撫珍珠鳥的毛的。
生6:我還從“友好”這個詞看出珍珠鳥也喜歡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歡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師:這個“啄”表示親切!就像老師拍拍你的肩膀一樣(師親切地拍拍學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
二、通過組織對話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對話集多種優勢于一體,例如開放性、生動性、有效性等,為此它是小學語文教師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對話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過程設置恰當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問題意識。對文本已經有所了解的小學生對文章的內容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經過語文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就會暢所欲言,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必定能夠獲取學生對文本的真實情感體驗。例如,下面是學習《走遍天下書為侶》這一課時的一小段精彩對話:
師:剛才,我看了同學們寫的卡片,密密麻麻,精彩紛呈。下面,我們就來進行探討,說一說你有什么啟發。
生1:老師,我明白了尤安·艾肯之所以能成為作家就是因為喜歡讀書。
生2:我猜即使是駕舟環游世界,尤安·艾肯也會帶上一本書。(師板書:“帶書出游”。)
生3:我學到了閱讀一本書的技巧。(師板書:“怎樣讀書”。)
生4:我明白了,對于同一本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發現和收獲。
師:這就是作者駕舟環游世界帶上一本書的——
生5:原因。(師板書:為什么帶書出游。)
三、通過評價、反饋深化學生的體驗
通過評價、反饋,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閱讀需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深入體驗和反思文本的內在情感,使學生反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不斷深化自己的情感體驗。另外,通過評價、反饋,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例如,《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的略讀課文,同時也是一篇語言生動、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說明文。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活動和探究,從而發現知識、獲得知識,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他不僅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和體驗,以便為后面的交流奠定基礎,還給予學生自主權,讓他們互相評價和點評,從而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的實現,需要語文教師及時采取措施,例如通過品味文本語言豐富學生的體驗,通過組織對話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評價、反饋升華學生的體驗等,唯有如此,才能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王平強.體驗:語文閱讀能力的生長點: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例談[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5(9).
[2]張仕斌.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及其建構[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11).
編輯 白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