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昌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成了每一位任課老師追求的目標,但是如何才能上好小學數學課,打開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智慧和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卻是每個教師亟待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每一個任課教師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課堂高效化。尤其是小學數學老師肩負著學生的數學啟蒙教育,他們如何在課堂上給學生進行施教,不但影響著學生的數學成績,而且影響著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和智慧的啟迪。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是主導者,可是想提高效率,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就談幾點關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體會。
一、教師要充分備課,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
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可是大多數教師讓備課流于形式,只是簡單地翻翻書就算是備課了。其實每一個任課教師都知道,充分備課意味著要徹底熟悉教材、熟悉學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層次,然后再根據學情和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當然,教學目標的制訂要注意一定的科學性。
1.制訂目標時,要對教學內容中出現的難點、重點有所區分,要保證在教學中圍繞基本內容,突出重點、難點,不要在一些一筆帶過學生就能理解的內容上多花費時間,浪費課堂寶貴的時間,耽誤重點內容的講解,在確保教學進度的同時,保證教與學的質量。
2.在制訂目標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層次、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要試圖在一節課上灌輸給學生更多的內容,要讓他們掌握理解有限的知識內容,這樣才能逐漸提高成績,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如此,教師才能在課堂上發揮最好,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新穎性和科學性
1.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的理論知識,只有經過實踐才能達到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理解課堂學習內容。例如,在教“鏡面對稱”的相關內容時,我就先讓學生用自己課前準備好的小鏡子,照一照身邊的東西,如數字、人物、書本、人在鏡子里的成像,當學生發現,鏡子里的數字是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個疑問,再問學生:“你們觀察一下,是左右倒了,還是上下倒了?”如此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地進一步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通過動手實踐,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鏡面對稱的知識內容,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2.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無處不在,就拿多媒體教學來說,它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可以運用它的多樣性、靈活性、豐富性等特點,把教學內容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增強學生的理解。例如,在給學生教學“統計”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抽象、復雜的內容更加直觀、生動,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備課時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把不同類的水果以“水果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讓學生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然后,教師就可以問學生:“你們看到,屏幕上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誰能記住,且記得最多?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助大家記清楚這些水果?”這樣,就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有關統計的學習內容中。這樣的教學過程不但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懂復雜的內容,而且還讓課堂更有趣味,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3.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問題是數學的靈魂,在給學生教新的知識內容前,教師根據內容給他們創設一些科學有效的問題,不但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而且還能讓問題帶著學生進行探索式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學生“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就給他們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小明、小剛兩人吃一個西瓜,每個人吃多少?用數學又該怎么表示?”這個學生生活中都會遇到的情境學生都感興趣,教師借著這個有利情境再進行引導,教學內容自然就被引出來了,學生也就很自然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中,有了前面的因勢利導,課堂教與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把課堂教學與課后復習銜接起來
學習數學離不開課后的復習和練習,這樣才能鞏固課上的知識,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能熟練運用。但是課后的復習也不能天馬行空,而要把前后的內容緊密聯系起來。我們知道,小學數學知識系統性強,環環相扣,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吸收的過程。課后復習不但是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消化、理解、鞏固,而且還是對新舊知識的銜接,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構建,更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接受能力有限,教師總會把一節課的知識內容分幾節課教完,以便達到學生理解的效果。這就更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后復習時,要與課堂教學、知識點進行系統、完美的銜接,使學生能完整地掌握和學習某節的數學知識內容,提高學習質量,達到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再通過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一起努力營造熱情洋溢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任 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