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燕
摘 要:如果沒有想象力就不能寫出新穎、讓人眼前一亮的作文。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應當注重啟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將實際與想象結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篇章。
關鍵詞:觀察;寫作;想象力
英國詩人雪萊說:“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更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動力。中年級的小學生,想象力已經開始全面發(fā)展。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想象力,讓學生在閱讀和習作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不斷的教學積累中,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拓展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知識面的寬窄,直接影響著孩子們想象力的豐富與否。在多年的習作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文章中想象豐富、大膽合理的習作,為數(shù)不多。但這類習作的小作者們無一例外都是閱讀量較大的學生,課外知識比較豐富,無論是科學、文學、地理、歷史類的書籍,孩子們都喜歡讀,為他們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幫助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除此之外,在閱讀中利用文章中的插圖、故事情節(jié)、文章結尾、文章體裁等設計看圖作文、擴寫、改寫、續(xù)寫等讀后練筆,也是提高學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二、讓學生走近生活,喚醒學生的想象力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無論哪種類型的習作,都離不開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會。近距離地觀察和發(fā)現(xiàn)生活,成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一些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存在內容空洞、千篇一律的毛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周圍的環(huán)境缺乏觀察力。因此,必須讓學生走近生活,進行認真的觀察,讓真實的生活喚起學生的真實感受和無限想象。
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觀察日記的習作訓練,許多孩子都寫了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在習作講評課上,我借幾位學生的“作品”進行了修改,讓學生體會到,想象力的發(fā)揮可以讓你的習作神采奕奕。一個孩子在習作中寫道:“小兔子的眼睛又紅又圓,耳朵長長的,毛色雪白……”雖然他們說出了小兔子的特征,但內容不具體、也很平淡。這時我啟發(fā)他們,讓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由小兔子的眼睛聯(lián)想到什么,耳朵、尾巴又聯(lián)想到什么。這時學生又積極思考,由小兔子的眼睛想到“兩顆紅色的寶石”,兩只耳朵就像“兩個小雷達”等。通過這次習作,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取得第一手材料。而想象又是以觀察為基礎的,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深化。
三、勇于實踐,在想象作文中培養(yǎng)想象力
想象作文給了學生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作文形式。在大家看來,想象作文好寫。的確,完成一篇想象作文不難;但是要寫好想象作文,卻有一定的難度。針對學生作文的現(xiàn)狀,怎樣指導學生寫好想象作文呢?
(一)源于生活,感情真實
1.留心生活點滴,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師觸發(fā)學生的想象,必須置于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當中,為更美好的生活而設計。學生的視野往往不夠開闊,給他們的創(chuàng)造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他們覺得一些司空見慣的小事沒什么可寫的。其實,小事也可寫出新意來,鼓勵孩子去發(fā)現(xiàn)孩子眼中的新奇事、有趣事,關鍵是老師要尊重孩子選擇的觀察對象,安排合理的觀察順序,指導學生認真觀察。
2.相互交流、啟發(fā),捕捉創(chuàng)作素材
我們班的班級日記就是孩子們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一個平臺,孩子們樂于完成這項作業(yè),并不把它當做負擔。以小組為單位,每天由一個孩子完成,可以寫他今天的見聞、觀察到的現(xiàn)象、自己最近的感受。自己既可以從其他同學那里了解別人眼中的世界,又能將自己的不同看法表達出來,看完其他同學所記的內容可以點評,可以交流,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也讓孩子們得到啟發(fā),原來身邊的世界也很精彩,也有許多值得去記錄的地方。
(二)想象合理,內容具體
在材料類作文中,憑借直觀形象的材料,借此展開想象寫作,是想象作文的特征之一。此類作文的指導,教師要選擇色彩明麗、形象生動、沖擊力強的音畫或實物,勾起孩子們強烈的想象沖動,促使他們融通真實的生活世界與奇異的想象世界,打開想象之門。
一個孩子在自己的文章《未來的房子》中寫道:“客廳里,電視不用戴眼鏡就能呈現(xiàn)4D的效果,客廳陳設可隨主人的意愿進行3D打印,既環(huán)保又能隨時更換風格,真是不錯的選擇啊!”這個片段的創(chuàng)作,學生要“無中生有”,還要合情合理,就要調動孩子平時的儲備和閱讀量,如果他沒有相關知識的積累知識而憑空臆造,那么也就失去了想象本身的魅力!有了知識的儲備和體驗的積累,孩子就更可以寫一系列“無中生有”的文章,常常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大人問孩子:“雪化了是什么?”有個孩子說:“是春天!”雪化成水是紀實,雪化了變成春天是想象,而且是多么豐富美麗的想象啊!更是因為這美麗的想象更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拓寬學生的寫作空間。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想象,欣賞他們的想象,并注意引導學生的想象向更合理、更富于創(chuàng)造的境界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祖慶.還兒童一片牧養(yǎng)想象的草原[J].小學教學,2008(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