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曉敏+史點利+蔡英
【摘 要】 歷史上的東北曾經是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支柱地區之一。而作為中國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經濟發展模式落后以及發展動力不足等成為其中主要的問題。因此國家制定的有關振興東北的計劃也是從這些方面入手進行整改,尤其是利用東北的地緣優勢進行國際合作來拉動東北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 產能 亞投行 合作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意見》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活力、內生動力和整體競爭力為引領,重點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有明確部署的重點任務,提出了一批近期可操作可實施,對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意義重大的政策舉措。
一.產能的國際法設計
一、國際合作與國內合作
(一)國際合作 首先是黑龍江省的地緣雖然比不上東南沿海地區的優越,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優勢,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接壤,除此之外也與朝鮮,韓國與日本鄰接,因此雖然黑龍江省比較閉塞但是因為有這樣地緣優勢,使得黑龍江省多余的產能能夠通過國際合作的方式向外輸出。這樣就會在黑龍江省與其周圍的國家之間建立起一條新的路線,對黑龍江的整個經濟起到帶動作用。除此之外,與俄羅斯、朝鮮對接的常規高速公路正在建成,這樣不僅有鐵路、海運還增加了公路運輸,實現了多種運輸方式的聯合。
(二)國內合作 琿春作為新開辟的港口對于黑龍江以及周邊國家來說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溝通作用,不僅如此,琿春還對于黑龍江省產能向國內地區流動起到重要的作用,2015年6月開辟一條琿春-——羅津(朝鮮)——上海的新航線這一航線不僅溝通了黑龍江省與東南地區的聯系而且還與朝鮮建立聯系,這樣不僅使得黑龍江的產能得以向國外輸出而且還充分的利用了東南沿海的優勢為黑龍江省的出口提供了便利。
二、國際法設計
(一)國際合作中的國際法設計 黑龍江省與朝鮮、韓國、日本以及俄羅斯接壤的地緣優勢使得這些國家與地區之間的法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合作,雖然法律的制定和行使是每個國家主權下范圍下的內容但是有時國家為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與發展可以簽訂雙邊協議就邊境的相關法律事務作出規定。因此,我國以及俄羅斯,韓國,日本作為WTO成員國,可以在WTO基礎上就邊境相關事務簽訂相關協議,尤其是當邊境事務出現爭端時,可以就爭端應適用的法律簽訂相關協議,在產能輸出過程中一旦出現爭端可以就簽訂的協議對案件應適用的法律做出規定,這樣就可以節省各國的司法資源,也可以增進各國的合作。
(二)國內合作中的國際法設計 在黑龍江與東南沿海地區和廣州等地的合作可以直接適用我國國內相關的國內法,但是黑龍江省與香港的合作所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則與其他地區有所區別,因為香港和黑龍江省屬于不同的法域,二者適用不同的法律,因此在合作過程中一旦出現相關的貿易以及有關合同方面等問題就需要適用有關區際私法的內容來對于其中具體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爭端作出規定。
二.投資的國際法設計
一、投資
東北地區經濟的落后已成定局,黑龍江也不例外,因此黑龍江省為發展經濟急需引進投資為本省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但是因為黑龍江省落后的經濟現狀使得投資者們沒有信心向黑龍江投資,因為投資回報率太低,因此黑龍江省需要創新項目來吸引投資。進而得到大量的資金來對黑龍江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轉換。黑龍江以重工業起步的發展模式與英國這樣額發達國家類似,因此從國際社會橫向比較來看,發達國家對老工業基地的改造是在工業化完成后,“依靠國家強大的經濟財力和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運作實現的”。不論是英國對曼徹斯特老工業區的改造與調整,還是美國對匹茲堡老工業區的調整與改造,在結構調整、制度創新、技術改造和人力資源重組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方才完成的。
二、國際法設計
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不僅僅是經濟方面合作還有各國法律方面的協調與合作,這樣就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形成一個新的法律區域,在這個法律區域內各國可以就法律的適用簽訂新的協議,一旦在國際投資方面出現爭端,因為沒有統一的國際法律進行規制,為更好地解決爭端就需要與投資相關的沖突法律進行調整,適用合適的法律來解決與投資有關的爭端。
設備的出口屬于國際貿易的領域,由于中國與周邊多數國家均為WTO成員方,而設備出口又屬于國際貿易的調整范圍,一旦發生爭端可以通過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來進行,但是WTO僅僅就宏觀上可以解決各國之間的爭端,一旦涉及到具體的權利義務就會出現真空狀態,此時就需要各國協調,黑龍江省與周邊國家設備出口的貿易同樣也是如此,需要不僅僅是宏觀上調整,涉及到權利義務時同樣也需要私法的運用來解決爭端,這樣才能形成比較全面的法律體制來對之進行調整。
結論
總之,東北的振興已經提上日程,雖然東北目前的經濟仍然不容樂觀,但是在國家政策傾斜和大力支持下,東北的經濟終將會發展起來,黑龍江作為東北的一部分也終將會發展起來,擺脫計劃經濟的束縛,實現經濟轉軌。
【參考文獻】
[1] 孫麗娟,振興東北與利用外資問題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2004,(11)第6期
[2] 盧守婷.東北地區城市化發展歷程新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1月第1期
[3] 劉西鋒,李誠固.譚雪蘭.東北地區城市化的特征與機制分析[J].城市問題,Z002(5):17.
作者簡介:
米曉敏(1992——),女,漢族,山西朔州,研究生,國際法方向,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哈爾濱,150080。
史點利(1990——),女,漢族,山西運城,研究生,法律史方向,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哈爾濱,150080。
蔡英(1991——),女,漢族,河北張家口,研究生,民商法方向,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哈爾濱,1500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