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軍
【摘要】導學案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引導學生通過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我會學的過程,教師在對學生的協調、引導過程中實現學生整體學習素質的提升。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幫助教師正確認識個人的教學地位,了解個人角色,在整體的規劃設計中將導學案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靈活應用。
【關鍵詞】導學案教學模式;高中物理教學;應用策略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在被動的理論學習中掌握課程內容,課程氣氛沉悶,參與積極性低。導學案教學方式就是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或者與同學合作解決物理問題,并進行歸納總結。這種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運用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實現學生學習自主性與創造性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物理導學案教學模式
(一)利用導學案完成課前預習
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它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配合教師的科學評價,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
教師將導學案的內容資料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自行開展課程內容的預習,并且完成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通過導學案讓學生完成課前預習是這一教學方式的核心理念。運用導學案引導學生的課前學習環節,需要教師進行策略性地把控與引導,嚴格控制課前預習的時間,避免時間過長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時間過短難以到達預習目的。在預習環節,教師需要對物理課程內容進行及時指導,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重點、難點作標記,通過課前預習實現對課程內容的熟悉,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目的性。
(二)利用導學案完成課堂討論
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為導學案的課堂討論奠定基礎。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自主思考;或者通過與同學的溝通,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的討論環節提供足夠的時間,并以參與者的角色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避免學生陷入討論瓶頸。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原有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性思考,對問題的分析和解答進行及時的總結歸納,并嘗試提煉出具有共通性的思考點,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這一討論環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素養。對于高中物理課程的重點、難點內容,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討論尋求初步的解決方法。在學案的設計中,教師需要設計一些具有創造性、開拓性的思維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共同討論、師生討論中獲得自己的結論。在課堂討論環節,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參與之外,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醒學生將個人的觀點與總結及時記錄下來。這種信息的及時收集與反饋有利于今后的復習。
(三)利用導學案完成課后鞏固
要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及時的課后鞏固環節非常重要,以當堂反饋的形式加深學習的內容。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預留十分鐘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鞏固總結,對重點難點進行強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結合恰當的練習進行重點突擊,當堂總結,當堂檢驗,讓學生在活學活用中熟練掌握課程內容。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行重點指導與講解,對導學案進行恰當的補充、整理與歸納。
二、實行導學案教學要做的準備工作
(一)學案教材的準備
學案教材的編寫與教案的編寫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兩者的依托主體不同。教案編寫以教師為中心,是對課程內容的傳授以及表達方式的設計;學案的編寫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引導與學習內容的篩選。教師在進行學案的準備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首先,分析基礎教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基礎教材的分析至關重要,這是教師制訂教學計劃的前提條件,對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效果的提高都具有促進作用。教師在進行基礎教材的分析總結時,自身的業務素質、專業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其次,分析學情。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學習方法等,對學生順利開展導學案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再次,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指針。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我國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個維度。教學人員在進行導學案的準備工作時,準確地理解與掌握以上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非常重要。
最后,分析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教學重點是高中物理課程的核心內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部分;教學難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挑戰,是學生難以輕松掌握的知識盲點。教學重點與難點既不是完全獨立也不是相互重疊的,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地講解與突破。在導學案的準備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分解,教學難度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避免學生因為學習效果不理想產生挫敗心理。教師要搭建合適的教學平臺,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提供相應的成長空間。
(二)高中物理教材的整體準備
高中物理教材的整體準備需要明確該教學段的特殊性。高中物理課程內容注重基礎,它是九年義務課程教育的銜接階段,注重對學生物理知識、科學素養的進一步提升,讓學生在基礎的物理課程學習中掌握知識技能與探究方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一準備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前期的信息資料收集工作,依據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計劃的制訂。教師個人的專業素養、知識結構對教材處理的藝術產生直接的連帶效應。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保持良好的自主學習狀態,不斷個人專業素養,從而促進實現高中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endprint
三、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應用需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有目的的學習狀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通過導學案教學,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課程參與熱情,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性的探析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考與分析,提升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率,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導學案注重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強化,教師主要以參與者、引導者的身份把握課程流程,引導、督促、監督、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思考,引導學生消化和吸收教師所講解的物理知識。強化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核心理念。導學案教學方式正是這一教學觀念的體現。教師要鼓勵學生建立自主性的學習行為,通過同學間、師生間的溝通、互動、討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高中物理課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分析,對物理理論知識有了初步理解,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探究性學習,對此教師要給予恰當的鼓勵與幫助??傊?,要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促進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
(三)強化學生思考的引導
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的運用,需要強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同學的討論交流中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難點,在學生充分思考后,教師進行針對性地講解。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物理課程內容的掌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不但能幫助學生更扎實地掌握課程內容,還能夠促進學生物理素養的整體性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于改善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通過導學案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習、課程討論與課后鞏固等環節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在導學案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課程教學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對學生思維的引導。教師通過全面的課程設計、導學案的計劃安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提升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鄧紀國.對高中物理學習困難學生興趣、情感特征的研究及其教育對策[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
[2]斯克良.運用學案導學. 促進自主學習———物理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法的實踐和思考[J].物理通報,2002 (02):3-7.
[3]朱婷.抓好課前預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 (文科專輯)[C].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