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露
【摘要】研究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對策也是提高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促使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獲得穩步提高的有力保障,對小學英語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針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筆者提出將“有效教學”這一概念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去,并據此提出現階段實現“有效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有效教學 教學技能 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61-02
捷克著名的教育學家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曾經提到,教學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人類的全部藝術”。因此,教師便成為了太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坝行Ы虒W”這一理論在西方20世紀上半葉的教育科學化運動中被提出來并逐漸出現在英語教學中。而所謂的“有效教育”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以較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學活動。
一、當前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
1.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化
現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對教學“質量”的過于重視,導致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注重于考試“實踐”,將精力集中于如何教導學生做題取得高分,而忽略了真正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老師會認為不停地“輸入”就是最好的教學,但忽略了學生自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導致本應異?;钴S的英語教學課堂變得沉悶和壓抑。
2. 教學中心不明
如前所述學校和教師對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追求就是“高分數”,自然導致在教學中中心不明,課堂教學毫無新意,學生填鴨式的學習,忽略了教育本身的意義,完全把教學當做了一種手段,而忽視了教育本身也是一個過程,教育本身也是目的。自然也不會在英語教學中有新的突破,這些現象關鍵是由于教學目標在制定時不科學、在表述時不規范引起的。
3.教學過程不清晰
其一,英語教師常常忽視在每節課開始上課時告訴學生當堂課的課時目標、在每一節課結束時進行回顧總結。而實際上有的學生英語學習基礎非常薄弱,又沒有按照老師的相關要求提前溫習要學習的課程,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對英語教學越來越沒有興趣,既是英語學習的失敗,也是英語教學的失敗。 其二,有的時候,小學英語教師會有相對于小學生不清晰的教學行為。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自己面對的是小學生,尚缺乏足夠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而對學生發出的指令可能超越了他們年齡段的理解。
二、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1.環境因素
有效教學的環境因素我把它歸結為社會原因、學校原因和家庭原因等三大方面,這三個方面既相互聯系又互相影響。因為任何教學都超出不了社會、學校、家庭這三大因素。往往是這三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影響。比如,學生家長對英語教學分數的重視,自然傳導給了學校,學習則更加重視對考分的追求,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英語學習氛圍。從普遍的更多的現實反映出來的問題是課程設置、硬件設施、家庭環境等等一系列原因也是影響環境因素的重要原因。
2.教師因素
這里主要是說目前很多學校師資力量分配不平衡,很多教師代課任務繁重,甚至有些地方竟然要求英語老師身兼數職,對于英語老沈本身而言是難以承受的負荷。由于英語教師往往承擔英語教學的班級數量較多,每次英語課后又會布置英語作業,所以在沒有課的時候英語教師就會被埋在作業的海洋里。此外,很多老師并不能及時的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知識儲備,這樣對于面臨“新課改”的壓力下,就顯得捉襟見肘,難以滿足新時期的英語教學的要求。
3.教材因素
教材編排與教學實際脫節,課時安排不合理 教材內容過于冗長,教師很難將自己的實際教學步驟與教材本身進行有效的綁定,學校的教學任務與教材設置也不匹配,設定的教學目標不斷被打亂,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都感嘆,能順利完成教材上的教學任務就不錯了;
教材編寫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往往缺乏基本的基層調研,而靠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就可以“閉門造車”,這樣編寫的教材脫離了一線實際,脫離了社會實踐,也脫離了我們的母語環境。
三、如何推進有效教學
1.以學生為本,確立有效教學理念
從教師的角度講,有效的“教”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直接促進。通過課堂40分鐘授課讓學生學的更多、更快、更廣,注重把握整體的教學步驟,以期有限的時間來實現最有效的教學任務;二是間接促進。通過教師的教,學生掌握方法,最主要的是教師要把自己學習英語的習慣、思維、方法,影響學生,最終能夠達到不需要教。
2.練好教學基本功,提升教學水平
(1)教師必須具備系統扎實的英語專業知識。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聽、說、讀、寫的訓練。要求教師首先要有系統且扎實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專業知識和較高的英譯水平及跨文化交際的素養。因此,各學校把好英語教師的選取至關重要。
(2)教師必須具備與課程改革同步發展的教學能力。比如,制定英語教學計劃的能力,深入學習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把握課標對聽、說、讀、寫等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要求,理清基礎知識的內容,將要求和內容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分配到各個年級,循序漸進安排授課內容;比如,鉆研教材的能力,筆者曾經所實習小學的三、四、五年級于2012年開始使用人教版(PEP)教材,按新課標編著的教材同舊版教材相比,在聽、說、讀、寫四方面均有所改動,因此,教師對教材的編寫意圖、體例安排、知識結構、范文特色等都要研究的清清楚楚;再比如,設計教學的能力小學生年齡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對所學內容的重難點辨別不清;最后還要掌握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戰場,英語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在45分鐘內影響學生,把控課堂的整體學習氣氛,既不能過于活躍,又不能死氣沉沉,這對英語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場把控能力、情景模仿能力均有很大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師有必要告訴學生每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而后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和需求安排教學程序,確定先教什么和怎樣教。
3.實施差異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英語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一定要有彈性,能針對不同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思維速度是不同的,不能每次都獎勵最先思考出問題的學生,而是要觀察他們是如何得出問題答案的,要把這種得出問題答案的思維進行總結和推廣,影響更多的學生學習并使用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同樣,對于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回答出問題的同學,要嘗試去進入他本人的思維誤區,嘗試用學生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而積極地引導,而不能對于不能及時回答問題的學生“一晃而過”,畢竟,對于教師,每個學生都是自己的希望,“有教無類”。
4.研究評價方法,提高評價能力
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評價英語學習的主體不能僅僅限于教師和家長,而且還應該涵括同學和學生本人。評價英語學習的成績不能簡單歸結于分數,還應該衡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小學英語教師注重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開展自評和同學間的互評,通過這種形式的自我評價、互評,使得學生能夠不斷的認識自我,不斷的提高自信,不斷的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新課標本身也倡導針對學生的綜合表現,提出一整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既能定性又能定量,使得學生的評價體系更能完整,更能有助于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嫻.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6).
[2]張媛媛.情景教學法在警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27).
[3]梁欣.大學英語教學的文化滲透[J].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6(05).
[4]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