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針對漢中市部分高中生使用“扇貝口語”學習軟件進行口語學習進行實驗,采用時間性、語言性和表達性三個類別五個指標對學生口語能力進行了研究。本文旨在利用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工具提高高中生英語口語流利性,以期對高中生英語口語學習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 建構主義 扇貝口語學習軟件 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3-0066-02
一、引言
長期以來,高中生英語口語能力得不到重視。然而,高考結束并不意味著從此再也不進行英語口語的輸出,口語表達能力在大學期間乃至工作都會起到很大的影響力。為了解決口語實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英語口語教學,不少教師嘗試把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引入到英語課堂口語教學中。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CALL,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是指“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的語言學習活動,包括問題解答、模擬演示、文字處理等”學習行為。經過英語口語APP軟件評估實踐(宋莉娜,2015)詳細的軟件測試和問卷調查,綜合考量后筆者選擇了應用軟件“扇貝口語”作為本次口語教學實驗的實驗工具。
二、研究過程
本研究以漢中的學生為例,依據英語口語流利性指標量表,探究并反思其帶給整個高中生英語口語學習的啟示和意義。以下將對研究目的、對象、方法以及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進行闡述。
1.研究對象
筆者從漢中市勉縣第一中學(漢中市重點中學)高二年級中隨機抽取2個班,在每個班級中,依據英語成績分別在高,中,低三個不同水平段中各挑選了5名同學(共計30名同學),為了平衡性別的影響,男女學生各占一半。實驗共歷時10周,作者對受試進行兩次錄音,第一次錄音時間為2017年3月1日,第二次錄音時間為2017年5月5日,第一次錄音結束后對學生的口語情況依據相關流利性指標進行測驗,在受試使用“扇貝口語”APP的10周后再次進行第二次錄音,依據錄音結果的數據收集,對第一次和第二次錄音的指標變化進行對比分析,驗證計算機輔助教學對高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促進作用。
2.研究方法
本文將根據很多學者對口語流利性定義和測定方法的研究(張文忠,2001),采用三個類別、五項指標來測定受試者的口語流利程度(見表1)。
3.研究工具
筆者為受試者提供一組高考英語作文中的漫畫圖片,要求受試者在準備2分鐘后,用英語描述圖片。兩次錄音時所用圖片相同,使用同樣圖片可以更好地比較兩次測試中的語言產出。但在第二次錄音時,受試者己不記得上次是如何講述的,消除了練習效應。
4.數據收集
筆者將30名受試者兩次錄音材料轉寫為文字材料,轉寫時要求如實保留原貌。受試者第一次錄音后每日通過 “扇貝口語”APP進行口語訓練,每日完成系統自定的任務進行“打卡”通知筆者,10周后第二次錄音和第一次錄音的口語流利性指標的平均值比較如表2。
5.數據分析
在第一次測試中,受試者平均語速(SR)為96.83音節/分鐘,標準差為18.39;在第二次測試中,受試者平均語速為101.46音節/分鐘,標準差為21.61,有明顯變化,說明在兩次測試之間,受試者的語速有所提高。
受試者的平均停頓長度(ALP)由第一次的1.88秒下降到1.06秒,差異在0.001置信水平上具有顯著意義。
在第一次測試中,受試者的剔除后下單位平均長度(MLTP)為9.03(單詞),標準差為1.39;第二次測試為11. 53(單詞),變化也達到顯著程度。
百單詞更改次數(R100)和百單詞錯誤次數(E100)這兩項指標前后變化比較明顯:百單詞平均更改次數由第一次測試的19.98%降為第二次的11.47%;錯誤次數由第一次測試的7.11%下降為4.53%。除了兩次測試分別有9人和6人有小幅度的退步外,其他人均有大幅度的進步。
三、結語
“扇貝口語”能夠緩解師資壓力、有利于個性化學習,具有師生面對面練習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該軟件在外語學習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本研究的不足在于:研究采樣不夠廣泛,由于研究對象的復雜性,無法分離出其他因素。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監督、指導及其所起到的情感溝通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應用軟件自主學習與教師面授有機地結合起來,必定能創造出更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堅林.從輔助走向主導——計算機外語教學發展的新趨勢[J].外語電化教學,2005,(8):9-12.
[2]李征.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軟件的評價[J].東華大學學報,2004,(4):63-66.
[3]張文忠,吳旭東.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展定量研究[J].現代外語,2001,(4):341-351.
作者簡介:陳夢麒(1994-),女,漢族,陜西銅川人,陜西理工大學學科教學(英語)專業,研究方向: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