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型教學是強調“做中學”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強調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方法。文章針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探討該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及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以期能在摸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道路上做出一些有意義的探索。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問題 啟示
任務型教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以交際教學法的興起為基礎,經過30余年的探索與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任務型教學強調語言的自然輸入,強調在實踐中學習語言,即“做中學”。在我國今天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任務型教學”的采用和實踐將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者“互動式”學習方式的形成起到積極作用,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
1.以任務為中心。Willis (1996)將“任務”看作是“學習者使用目的語來交流,進而獲得某一結果的語言活動”。她強調語言教學的過程是一個為了完成交流任務的過程。任務型課堂教學單元由一個個任務組成,教學圍繞完成具體的交際任務。強調語言的自然輸入,在實踐中學習語言,學生專注于完成任務,而語言的學習是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發生的。
2.在實踐中學習和使用目的語。“任務型教學”要求將真實的社會活動中的語篇引入課堂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的情景之中。任務型教學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實踐。任務型教學法倡導者認為,有效的語言學習不是通過傳授,而是通過親生經歷。通過完成任務的過程體驗語言,應用規則,解決問題,完成交際。
3.教學資源社會化。任務型教學提倡學習者個人的經歷與語言交流結合起來,把個人在社會中的活動經歷呈現在語言學習中,進而加強語言學習的實用性。任務型教學為學習者創設有利于語言習得的環境,選擇真實的語言素材,提供豐富的目的語接觸,創造大量的有意義的交際機會,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任務。
4.合作式學習。任務型教學以活動和任務組織教學內容。要完成任務必須與他人合作,需要相互之間協商、討論、交流等,提出問題,探討問題,獲取解決辦法,完成任務。學習者在此過程中,獲得語言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1.以教師為中心。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還是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本+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雖然很多高校引進了數字媒體教學設備,但并不是每堂課或每個老師都可以使用這些教輔工具。據筆者調查了解,我國很多偏遠地區的高校,大學英語課堂使用數字媒體的還不到10%。如果沒有這些輔助工具,聽說課程開展起來非常有難度,違背了“學生才是教學主體”的理念,很難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技能。
2.以語言教學為重。目前的大學英語課通常以語言知識的講授為主,忽視了語言交際的過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班教學,很多學生不愿開口,二是很多老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更新,不愿意去嘗試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還停留在以傳授語言知識方面的傳統教學法上面。雖然語言知識能幫助學生構建語言生成,但是語言最終是用來交際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最后還是用來溝通交流,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目標。
3.以課堂學習為主。目前大學英語普遍存在重視課堂,忽視課外(第二課堂)的現象。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一般一周兩次課,每次兩個課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任務重,教師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最大量地給學生灌輸語言知識。交際能力得不到培養。很多課外活動,英語咖啡吧、英語戲劇表演、英語模擬談判等得不到學校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學生所在的院系的重視,不愿意投入資金和時間,學生的第二課堂僅僅只限于演講比賽或英語角之類的老舊類型,很難培養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以應試教學為目的。當前各高校學生在校要面對學業考試,還要面對四、六級等將來就業所需要的各種證書的考試,很多高校對學生的必修課都設置了學分,如果拿不到學分將會影響學生的畢業,很多學生的大學英語學習變成了僅僅只是為了拿到學分而學的課程。雖然現在大多數高校取消了四、六級與畢業證書的聯系,但四、六級考試仍然是大多數用人單位考核砝碼,大學生為了畢業后能找到一個滿意的工作,通常也會投入很多的精力追求四、六級的高分,學校也會組織人力進行四、六級培訓,進行題海戰術,從而忽視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1.對學生英語基礎要求較高。任務型教學法的倡導者最開始主要來自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地區,教學對象是生活在目的語社會的學習者。眾所周知,英語在我國是第二外語,我國學習英語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任務型教學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使用英語,在意義的交流與磋商中發展英語交際能力,它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非英語專業,尤其是理工科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如果實行統一的“任務”類型,將會越來越拉大學生的差距,讓很多基礎較差的學生無法適應。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班級較大,一般為五六十人,不像國外很多都是小班制,操作起來更容易、更有效。
2.缺乏配套的教材和教學大綱。以學習任務為單位選擇、編排教學內容、組織課堂是任務型教學有別于一切傳統教學方式的本質特征之一。如何選擇任務、依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任務應有一套系統的辦法。可是現行的大學英語沒有與任務型教學法配套的教材和教綱,任務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復雜,如何根據大學英語不同題材的課文設計相應任務?如何評估將任務型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后的教學效果?如何處理任務型教學法在應用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等都需要有章可循否則容易出現認識和操作上的混亂。
3.任務型教學師資力量有待提高。改革開放三十余年,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越來越高。隨著新形勢國際化的日益加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方式也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很多教師習慣了傳統教學法,已經很熟練地掌握了一整套傳統教學的方法,要讓他們重新接受和掌握一套新的教學方法需要他們轉變思想,加大學習力度,作為主管部門應該加強大學英語教學這一塊的師資培訓,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才能有效改善“費時低效”的現狀。
四、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發
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做中學”的教學方式,強調實踐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但是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要求比較高,對于大班教學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大學英語小班制教學在高校是否具有可行性?這將是筆者后續研究的課題。怎樣有效地把任務型教學應用到我們的大學課堂?筆者認為,在當前的大學英語現狀下,要把任務型教學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摸索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方法。大學英語的教材和相關擴展材料近年來層出不窮,可是卻沒有一套系統的以任務型教學為理念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加大投入,加強教師的培訓和教學環境的改善。
要改變我國外語環境和受民族傳統影響的外語學習環境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對今天的大學英語教學及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但是,任何一種教學形式的采用均需要考慮到我國的國情、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和師資狀況,摸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將是改變我們“費時低效”英語現狀的一劑良藥。
參考文獻:
[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和方法[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劉延.試論“任務型教學”及其對大學應該教學的啟示[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
[3]楊瑾.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任務型教學”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0.
作者簡介:華立群(1976-),女,湖南常德人,碩士,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與測試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