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花
【關鍵詞】 小學生;拼音;語法;閱讀;寫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6—0049—01
閱讀是學生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從外界提取信息,并構建自己的知識、信息體系。因此,這一過程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寫作則是學生向外界表達自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自己所構建的知識、自己的意識和想法,通過文字的形式,向外界進行表述。閱讀與寫作看似無關,實則不然,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閱讀帶動寫作,寫作則反哺閱讀。寫作教學則是教師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知識庫中提取素材,進行創作,并且將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注入文章,使文章能夠與讀者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讀寫兩者都不可偏廢。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拼音
拼音是語文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學生進行有效閱讀的基礎。這也是為什么在小學一年級時,語文的主要教學目標便是教會學生認識拼音,并且學會拼音。假如學生無法順利地對漢字拼音進行認識,那么,他們便也無法有效地進行漢字的辨識,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就是在低年級時打好基礎,教會學生有效地認識拼音。現在很多教師對于拼音的教學不是特別重視,認為拼音比較簡單,便不會過分強調,但是這恰恰是錯誤的觀點。拼音不僅是閱讀的基礎,也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更是整個教育的基礎,倘若學生連漢字都無法正確地認識,那么教師拿什么保證學生進行其他科目的學習?所以,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首要條件就是教會學生有效辨識漢字拼音。
二、語法
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律。句子由短語構成,短語由詞構成,但是在其中則有著一定的規矩,只有遵循這樣的規律,才能保證學生順利、有效地閱讀。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針對小學生,想要有效地教會他們語法,首先就得教會學生辨別詞性: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等,這些都是構成語法的基本要素,然后,一個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告訴學生哪類詞可以充當句子的哪種成分,就像填空一樣,讓學生將對應的詞填入相應的句子成分之中,這樣,學生就可以簡單地理解語法了。例如,名詞一般充當主語和賓語,動詞充當謂語,那么,在“打、小明、小紅”三個詞中,構成句子的話就需要“小明”或“小紅”充當主語和賓語,“打”則充當謂語,這樣,就構成了基本句子:“小明打小紅”。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很少會提到語法的概念,但是,語法的規律卻是無處不在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關注拼音的教學外,還得注重語法知識的講解。尤其是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沒有教授語法的知識,那么,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就很容易出現語句不通順等語法錯誤。
三、多閱讀
閱讀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從中借鑒創新,然后組建構成自己的文章。如果學生在沒有閱讀的基礎上就直接進行文章的創作,那么很容易出現錯誤。多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文章的整體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上填充自己的內容,從而形成具有自己思想的文章。
四、題詞煉句
在文學創作中,題詞煉句是指創作者從眾多的詞句中選取最適合、最能夠表述情感的詞句構建文章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題詞煉句就是引導學生在其知識庫中,選取最能夠直接明了表達其思想和意識的詞句,組成文章。在這一過程中,不過分強調詞句的優美,最高的要求就是文章語句通順,能夠清楚地表達其思想。
五、多練習寫
想要寫好作文,除了多閱讀之外,還需要多練習寫。如,可以讓學生寫日記,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其一天的生活。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簡單詞句的運用,然后,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寫周記進一步幫助學生學會詞句的運用,以防止文章出現流水賬或者長篇累牘的情況。慢慢地,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命題作文,進一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關系著學生的人文素養,關系到中華文明的傳承。從學生個體來說,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各科學習、人文素養的形成、個性的塑造和思想的健全完善。只有學生讀寫兩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