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英
【關鍵詞】 數學教學;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5—0076—01
一、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考試、課時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嚴重影響,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不明確,這樣學生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該學習什么、該如何學習,這主要是教師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缺乏綜合考慮。另外,在小組分配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隨意分配導致各個小組之間的能力和水平處于不均衡的狀態,這也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有的小組內分工不明確,導致組員之間相互推卸責任,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這也就從根本上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趨于形式化。
2.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主要意義,在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相互之間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能夠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但是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由于一直缺乏自身獨立思考的機會,長此以往會成為“聽眾和看客”,自然而然地逐漸排斥小組合作學習,對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3.教師對結果過于重視,反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加強對學習過程的體驗。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是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嚴重影響,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對于得出結果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如何,并沒有深入了解,同時也忽視了學生的互動情況,缺少必要的教學指導,這樣反而會對教學效果造成不好的影響。
二、提高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針對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加強研究和分析,積極地提出各種解決方法和措施,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1.注重對教師組織能力的提升。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來說,如果想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首先就需要將教學目標進一步明確化,對于教學問題來說需要選一些具有探究性、開放性或者是具有一定趣味性和生活性的問題,并注重對學生的組織和引導,有效地開展合作探究。比如,在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能夠得出其具有一定的生活特性,這樣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就能夠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首先需要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向學生傳達學習任務:“你們家里的桌子是什么形狀的”,“怎樣才能夠知道桌子的面積呢”?然后根據教師的布局和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來對其進行合理分組,并對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分工明確;學生的討論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關注,一旦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就需要及時指導,消除學生的疑慮,排除障礙。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2.注重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提升其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的小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往往缺少一定的合作意識和分享意識,這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形成一定的困難。而且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不成熟,相關合作學習技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為了在教學過程中順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促進相互之間加強合作。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身的想法和建議,敢于質疑,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培養和提升合作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對小組合作學習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除了需要在其他時間幫助其學習之外,還應該鼓勵其樹立自信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學合作學習活動當中,整體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習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是為了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有效提升。針對當前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常見問題,需要加強有效改進措施的應用,更好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