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游戲;興趣;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5—0092—01
漢字是傳承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學習各科知識的基礎,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抓好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依靠單一的訓練往往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而以學生最喜歡的游戲為載體,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則可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起學生的識字熱情,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創設游戲情景,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游戲是低年級學生的最愛,游戲可以拉近識字教學與學生的距離,激發起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游戲情景,為學生營造出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玩中認、樂中識、趣中學,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與漢字對話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時,對于剛進入小學的學生來說,興趣的培養是最主要的,因此,在識字教學時教師不必刻意要求學生一節課學習幾個字,而是要讓學生懂得識字的樂趣。如,對于“人”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站在一起,一個做側仰狀,一個做支撐狀,而如果兩個學生不緊緊相依的話,就會摔倒,由此讓學生認識到“人”的結構,并且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相互支撐、相互幫助才能稱之為“人”。再比如對“口”的認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張開嘴,讓同桌畫出口的形狀,這樣將形狀進行簡化與規范就可以得出“口”字,由此,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認識了“口”字,也對象形字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認識“日”“月”“水”“火”“山”“目”等字時就會自然想到從字形上找感覺,從而識字的興趣大增。
二、創新游戲方式,調動學生識字熱情
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學生的識字熱情是教學的關鍵。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創新游戲方式,讓學生在新穎、好玩的游戲活動中積累對漢字的認識,從而讓學生樂于參與到識字游戲中來。同時,在教學時教師要不斷變換游戲方式,讓學生保持游戲的熱情,變無意為有意,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識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最大化提高。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需根據情景創設出不同的游戲方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識字的熱情。如,分組識字中的“姓”,這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也是每一個學生都能記住的,讓別人認識自己的“姓”是認識自己的第一標志,也是更好交流的基礎。在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姓”為游戲素材,讓學生在正確寫出自己“姓”的基礎上,再小組認、全班認,如“張”“李”“趙”“王”這樣常見的“姓”,還有一些諸如“呂”“班”“英”“紀”等帶有區劃特點的姓,這樣學生就會認識到更多的字,從而認識更多超出范圍的字。此外,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用“猜字謎”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加樂于參與到識字活動中來,如“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里面藏”,這樣學生在比賽中就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得出結果,從而激發學生識字的熱情,讓識字教學在教師嚴格要求下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拓展游戲空間,強化學生識字效果
識字教學不能局限于課堂上,還要向課外延伸,這樣才能使學生眼界更加開闊,識字的興趣更加濃厚。識字游戲可以拓展到校園內,讓學生認識校園文化中的一些漢字,從而感受到學校濃郁的文化氛圍,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的情感。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學校的文化長廊內,讓學生通過競賽的形式來認識某一版塊的宣傳用語,這樣學生的識字量就可以得以體現,從而也激發了學生認字的熱情;識字教學還可以拓展到家庭中,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做識字游戲,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在學校認真聽講的習慣,又能夠加深親子感情,強化學生識字的效果。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出游戲識字情景,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游戲來組織教學,可以寓教于樂,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識字;游戲活動還可以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盡快適應課堂教學的節奏,激勵學生更加主動地探究和認識生字,實現言意兼得,從而使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扎實,為下一步閱讀、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