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
【關鍵詞】 幼兒;體育運動;興趣;一物多玩;家園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1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6—0115—01
一、讓體育活動回歸現實,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幼兒敢于嘗試運動
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動力。因此,教師要以幼兒為中心,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考慮創設環境:如對于大班的體育活動,可以在園內交通要道上模擬現實的街道,設置斑馬線、紅綠燈,還有各種障礙物等,與現實生活同步,增加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遵循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個體不同發展水平設計體育活動內容,讓幼兒喜歡參加運動
1. 依據幼兒能力發展設計適合的活動,讓幼兒在提高中感受運動快樂。為了能更好地讓幼兒參與到富有挑戰的游戲當中,在個別游戲的設計和組織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幼兒的年齡差異和能力水平的個體差異,為幼兒提供不同難易程度的選擇。在保護幼兒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情況下,有策略地鼓勵幼兒進一步挑戰自我,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在踩高蹺游戲中,教師可以投放高矮不一的高蹺,能力強的踩高一點,能力低的踩低一些;慢慢適應后,逐步再增加高度。這樣既不會打擊幼兒的弱小心靈,而且還可以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 創設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感受運動的樂趣。幼兒的天性是好動、好奇的,如果體育活動采取簡單呆板的教學模式,幼兒不會喜歡。因此,教師應當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通過創設生動、活潑、愉快的游戲,讓幼兒融入情境,愿意學、喜歡學。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把體育活動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個情境,可讓幼兒講述故事中人物遇到的困難,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對于小班的練習投擲,如果只是讓他們反復練習動作,孩子覺得很機械而且很枯燥,會很快厭倦。這時,我們不妨把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喜羊羊與灰太狼》引入活動。這樣,既能讓幼兒的投擲能力獲得提高,而且也能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
三、巧用器械,讓孩子愛上運動
教師應挖掘器械的多種玩法,將多種器械合理搭配,多種材料靈活組合、變通,讓熟悉的材料充分發揮其應有的魅力,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讓幼兒樂在其中。
1. 一物多玩,激發創造潛能。自制體育器械的種類、玩法很多,對幼兒的體能發展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最好的玩具是那些幼兒能夠用各種方式加以變更的玩具。”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讓幼兒熟悉運動材料的特性,在與運動材料的充分互動中發揮創意,借助身體的不同部位嘗試各種玩法。如:在集體活動“好玩的紙球”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自主探究紙球的各種玩法,但孩子們似乎對踢紙球樂此不疲而無心想其他的玩法。于是我將紙球上的皮筋拉出來,并說道:這樣能怎么玩呢?有幾個女孩子拉著紙球上的長皮筋玩起了甩甩球,有的用它玩起了毽子游戲。于是,在師幼交流中,拋接球、障礙跑、打門球等情景出現了。幼兒在與材料充分互動的基礎上,既發展了走、跑、跳、踢、轉、拋、接、推等基本動作,又滿足了自主活動的愿望,體驗到了“一物多玩”的樂趣。
2. 器械組合,拓展材料功能。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運動材料的運動功能比較顯性,容易限制幼兒的思維。針對此類情況,我們嘗試將多種運動材料組合運用,拓展運動材料的多種功能。如:對于自制輪胎,大多數幼兒在運動時只想到了滾輪胎,而且輪胎較重不易滾動,因此很多幼兒并不是很喜歡這一器械。于是,我們引導幼兒利用輪胎和其他材料以及現有的場地開展組合運動。我們將輪胎平放地上,為幼兒搭建了高度不同的輪胎橋,在過輪胎橋之前還設置了障礙物,如具有一定寬度的草地、一定高度的跨欄……這些具有層次性的材料,為幼兒自主選擇與積極探索創造了條件,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幼兒的活動興趣也隨之增強。
四、家園合作,讓孩子真正愛上運動
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知道運動對孩子的一生都具有重要價值,是任何活動都無法代替的。同時鼓勵家長運用各種辦法讓孩子真正愛上運動:可經常和孩子一起觀看體育比賽,在觀看中培養興趣;多教給孩子體育技巧,讓孩子在運動中取得較好的效果,使興趣更持久;在家庭周圍幫助孩子找幾個同齡的運動伙伴,讓他們經常見面,經常一起運動,等等;另外父母要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在家中依然熱愛運動,讓愛運動成為一種習慣,讓孩子真正愛上運動。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