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波
[摘 要]目前大多數農村教師都可稱得上鄉村紅燭,他們勤奮樸實,認真敬業,甘于清貧,講求奉獻。但同時也存在教育觀念陳舊,思想僵化,與新課程理念不匹配的弊端,導致教育教學效果始終不大理想。如何改變這一狀況?筆者就農村教師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提出一些淺見。
[關鍵詞]農村教師;現狀;解決方法
多年來,本人一直在在農村地區學校任職,每天與這些鄉村教師生活、學習、工作在一起,使我感受到了他們勤奮樸實,認真敬業,甘于清貧,講求奉獻的紅燭精神。但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一部分教師教育觀念陳舊,思想僵化,與新課程理念不匹配;還有一部分教師把教書只是當成養家糊口的手段,奉獻意識,競爭意識淡漠。由于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教育教學效果始終不大理想。作為一名農村基層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想就我區農村教師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提出一些淺見。
一、現狀闡述
1.理論上超編,工作中缺員
近年來,由于農村地區大量青壯勞力進城務工,部分適齡兒童隨遷就讀于城區學校,加上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成果的不斷顯現等諸多原因,導致農村學校的生源急劇減少。多數農村學校(教學點)屬于單班教學,且每班人數多在十幾或二十幾人之間。如果依照現行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配備教師的話,這些學校多存在超編的狀況。可實際上,農村學校中的現有教師卻較難滿足正常教學需求。單以我校為例:現有6個教學班,95名學生,13名任課教師。若按農村小學師生比1:23配備老師的話應是4位教師,超編9人;若按每個班級配備1.8個教師的話,學校應配備11名教師,超編2人?,F實狀況是我校六年級班主任為借用的中學教師,科學教師兼任體育教師為借用中學非專任教師。這樣,學校至少保證15名教師才能滿足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此外,像音樂、英語、科學、美術、體育等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農村地區缺少的現象仍較嚴重。由于沒有專業體育教師,我校的體育課堂多是“馬放南山”的狀態,同學們相當長的時間沒有上過正規的體育課了;缺少專業的科學教師,學生們一直沒有上過科學實驗課;缺少專業的美術教師,美術課堂只能算是一節節欣賞課而缺少繪畫方法的指導等等。
2.教研上單打獨斗,工作中缺乏競爭意識
眾所周知,集體備課是提高個人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大家可以在統一的時間內,有組織地就某節課甚至是某個知識點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最終研討出更好的、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但農村地區的學校多以單班教學為主,缺少平行班,科任學科同樣是一科一師。這樣給集體教研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每到集體教研時間,班主任、科任教師分別集中在一起進行所謂的集體備課。由于缺乏相同的教研內容,相互間很難得到較大的收獲。長此以往,集體教研時間多數成了集體抄寫教案的時間。表面上是集中一起,實則各自為戰、單打獨斗。試想這樣的教研活動如何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目前,隨著減負工作的不斷深入,小學取消統考,減少考試次數,降低考試難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無疑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但同時新政策下的獎懲機制沒有及時跟進,加上教師間沒有橫比的標準,也導致教師的競爭意識不強。在“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等消極思想影響下,教師中出現了工作推著干,累活躲著干,科任工作搶著干的新局面。
3.注重經驗,教而不研
在湯池鎮還沒劃歸到振興區管轄之前,該地區的大多數教師在應對統一質量監測中積累了較豐富的考高分的教學經驗:他們中有的靠題海戰術,有的靠問答式、填鴨式教學,有的課內損失課外補,不惜靠擠占音體美等小科課堂來提高語數成績。他們無一例外地同屬辛苦型教師。目前,這種靠掠奪學生童年快樂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在農村教師中仍占有一定優勢。尤其是在40歲以上年齡段教師身上體現更為明顯。他們在教育崗位上一干就是一、二十年,長期養成了固定的生活習性,對教師職業有倦怠感,一潭死水,不思進取,不思創新,不自我充電,知識陳舊老化,對工作敷衍塞責。據觀察,部分農村教師業余沒有花時間到學習上,不愛讀書,不愛看報。白天湊在一起改改作業,聊聊天,晚上,不是打牌,看電視,就是忙于家務,很少鉆研專業理論,探討教學內容,對專業的東西知之甚少,說不出個所以然。教學上,機械地照搬照抄照套,沒有自己的思想見解,缺乏自己的理解。從自身的心態和作為上因消極而制約了教師專業的成長,也使這些教師“自覺地”遠離了課改中心。
二、應對之策
1.學校編制問題
本人認為,我局應逐級反映編制不合理問題,建議國家及省市各級相關部門修訂符合實際的編制辦法,制定班數較少的學校教師配備最低標準,確保此類學校正常教學之需。
2.專業教師配備問題
可以從三方面著力解決:(1)一方面繼續加大區域內教師流動力度,力求區域內師資力量均衡分布。另一方面加強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推行片教研制度。(2)區域內每學期推行賽課制度,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調動教師研課積極性,掀起各學科的教改新高潮。(3)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對長期堅守農村教育的優秀教師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3.集體教研問題
針對單班教學不利集體教研的弊端,可以大力推行網上教研的模式。在固定時間由進修學校各學科教研員組織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將區域內各校甚至是省內外學校建立起備課網絡,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這種方法較之目前我區推行的教育博客來說會更具有實效性。
4.競爭意識問題
引進合理的競爭機制,引導良性競爭,恢復統一教學質量檢測制度。首先,我相信大多數教師仍然有統考情結。畢竟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比較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其次,教育質量應包含教學質量、校園安全、辦學特色等諸多方面,管理中,不可偏廢某一方面,都要抓,都要硬。
5.教而不研問題
(1)加大課改宣傳力度,大力營造研訓氛圍,教育引導教師自覺摒棄陳舊的教育思想,積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2)繼續加大師德師風建設力度,努力培養一支勤于鉆研業務、樂于奉獻、敢于創新的教師隊伍。
綜上是本人對我區農村教師現狀的管窺之見以及就其應對之策談了點兒不成熟的想法。文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本人看得不夠全面、探討不夠深入的的地方,今后,我會以此作為研究重點,邊做邊思考,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教育發展的新途徑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