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卿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政策的國際化,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學生參與到各種國際實習項目中。在實習過程中,他們接觸到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也遇到了一些適應問題。海外實習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正在受到跨文化交際研究領域的關注。本文研讀近幾年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研究的相關文獻,并對實證研究進行梳理,為該領域研究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現狀;述評
【Abstract】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more and mor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ake part in all kinds of international internship programs. They experience diversified cultures across the world, and meet adaptation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se overseas interns has gained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 fiel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concerning overseas interns in terms of their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focusing on a number of empirical research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Key words】Overseas interns;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Review
1 跨文化適應研究現狀
1.1 國內外跨文化適應研究現狀
跨文化適應的研究始于20世紀初期的美國,主要關注移民的心理健康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后,跨文化適應的研究進入黃金時期,研究重點從群體層面的文化變遷和文化融合轉向個體層面的跨文化交際及各種因素探討,研究對象從移民、難民擴展至留學生、專業技術人員、商業人士、傳教士、軍事人員、外教人員和旅行者;研究領域從人類學、社會學,擴大到心理學、語言學、交際學、傳播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眾多領域,研究方法從理論研究過渡到實證研究,形成了多學科、多視角、不同方法交叉的局面,共同探討跨文化適應的豐富內涵。
國內跨文化適應研究起步較晚,側重個體層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在國外的中國人特別是留學生,或者是華裔的文化適應,二是少數民族群體在漢族主導地區的文化適應。隨著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和漢語熱的升溫,越來越多的外籍教師、外籍學生來華教學或求學,大批對外漢語教師被派到海外從事漢語教學工作,跨文化適應研究對象擴展到外籍教師、留學生和對外漢語教師。近年來,隨著國際實習的發展,研究對象又擴展到旅居國外的中國實習生。
1.2 外派人員跨文化適應研究
國內現有的跨文化適應研究述評側重于對西方跨文化適應研究的發展歷程、分類、研究層面和研究視角以及不同理論流派的梳理,探討源于西方的跨文化適應研究的話語體系模式,是否能夠解決中國本土文化環境中的問題(王麗娟,2011)。針對外派人員的跨文化適應研究述評側重該領域理論研究的梳理,探討跨文化適應概念及內涵、外派人員跨文化適應的代表理論、外派人員跨文化適應的影響因素和結果表現、建構外派人員跨文化適應研究模型。(肖芬、張建民,2012)。
1.3 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研究
海外實習生是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產生的特殊旅居者群體。海外實習作為高校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舉措,深得高校的重視和有志青年的青睞。目前學生在國內選擇的出國實習渠道有AIESEC(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中介機構、校方直接派送等(吳潔,2015)。跨文化適應涉及幾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主要有adaptation, acculturation 和enculturation。 其中,adaptation多用于旅居者的短期適應。海外實習生屬于短期的旅居者,適用于adaptation的概念。
由于實習國家的不同,實習項目不同,實習崗位不同,針對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的研究對象也具有多樣性,包括在日本的技能實習生、在印尼教漢語的漢碩實習生、在泰國教漢語的實習生、在美國迪士尼世界和暑期帶薪實習的學生等。這些實習生由于工作語言、當地文化、實習內容不同,面臨的跨文化適應問題也不盡相同。對日本和泰國實習生的研究,重在對日常生活的調查,關注點是在社會生活、自然環境、人際交往、實習工作等方面的適應情況,描述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胡凌霞,2015;劉春霞等,2014)。針對在印尼實習的廣外漢語碩士研究生的跨文化適應情況研究,理論基礎是初任教師入職適應相關理論、大學生就業角色轉換相關理論、跨文化適應理論。該研究中,跨文化適應情況只作為調查的附加部分,問卷調查內容較為簡單。該研究認為語言是影響教學適應和文化適應的主要因素(吳敏怡,2016)。有一篇碩士論文針對赴泰國漢語實習生進行跨文化適應實證研究,從社會文化適應、心理適應、教師角色適應三個部分進行(李仕雲,2015)。有三篇碩士論文針對旅美的中國實習生進行跨文化適應實證研究(陶瑗,2013;榮磊,2014;陳四詩,2014),有一篇針對在中東歐四國實習的AIESEC實習生進行實證研究(楊怡,2009)。
綜上所述,針對海外實習生開展的跨文化適應研究較為零散,研究對象多樣,研究模式和方法都不夠成熟,研究角度有較大的差異,研究結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重點研讀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的實證研究文獻,梳理目前針對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研究的思路、方法、研究模式,以了解實證研究的開展現狀和存在的不足,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endprint
2 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實證研究述評
2.1 研究概況
近幾年針對海外實習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主要是高校外語、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碩士研究生開展的實證研究。研究者背景為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教育學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研究者本人是項目的參加者或帶隊老師。 本文通過對五篇碩士論文(以下用論文A、B、C、D、E來表示)的分析,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梳理。
2.2 研究維度及結論
論文A研究美國迪士尼實習的中國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探索組織認同、社會支持、個人依戀風格與跨文化適應的關系。結果表明實習生對組織文化的認同與跨文化適應情況呈顯著正相關,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與跨文化適應情況呈正相關。(陶瑗,2013)
論文B根據親身經歷,從文化休克、文化理解、文化適應的角度出發,對在美國迪士尼世界實習的中國實習生在文化適應過程中遇到的挑戰進行質性分析,從實習動機、文化適應階段、文化適應壓力等方面進行深度訪談和案例分析,并對相關管理部門提出建議(榮磊,2014)。
論文C以暑期赴美帶薪實習中國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實習生跨文化適應和社會支持情況,分析兩者的相關性及社會支持對跨文化適應的預測作用。結論是跨文化適應與社會支持存在明顯正相關,社會支持越好,跨文化適應越好,且社會支持對跨文化適應有預測作用(陳四詩,2015)。
論文D研究赴泰漢語實習生的社會文化適應、心理適應、教師角色適應,認為實習生的泰語水平、社會文化適應、心理適應與赴泰漢語實習生的跨文化適應狀況相關。(李仕雲,2015)
論文E研究實習生對組織文化的認同度和實習期間跨文化適應的關系,通過數據分析找出性別、專業、實習期長短等對文化適應是否存在相關關系;結果表明AIESECH實習生對組織文化的認同度和文化適應過程存在正比例相關關系,實習生的性別、專業、實習類型、實習期長短等都會影響其文化適應過程。(楊怡,2009)
2.3 問題和討論
針對海外實習生跨文化適應實證研究的開展具有很大的復雜性。由于實習項目和實習生本身具有的差異性,影響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的因素各有側重,研究的理論模式的建構也各不相同。關注較多的研究維度有社會文化適應、心理適應、組織文化認同和社會支持,探討這些因素和跨文化適應的關系。人口統計學因素,包括性別、專業、實習類型、實習期長短等對跨文化適應都有影響,實習目的國語言的掌握水平對跨文化適應也有影響。
由于海外實習生群體的特殊性,現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實證研究的樣本數量小。定量研究普遍適用問卷調查法,使用定量研究工具,如心理適應量表、社會文化適應量表、社會支持量表等,對研究結果采用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但由于樣本數量較小,同一個樣本群體中的研究對象實習時長也有較大的區別,研究結果的普遍使用性受到影響。針對海外實習生的研究需要得到各高校相關部門的支持,才能幫助研究者收集到更多、更有代表性的樣本。
研究對象學歷層次單一。 現有研究中海外實習生群體的教育背景都是本科、研究生學歷,缺乏其他學歷層次實習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如缺乏針對近幾年發展迅速的高職海外實習生隊伍的跨文化適應調查。學歷學科的差異在跨文化適應上是否存在差異,尚缺乏調查研究,有待進一步完善。
研究對象不夠廣泛。文獻中對赴美的中國實習生、對外漢語教學的實習生的跨文化適應研究較多,實習目的地以美國和亞洲國家居多,缺乏對迪拜等中東新興超級酒店城作為實習目的地的研究。迪拜是旅游類專業海外實習的優質平臺,如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從2007年開始運作迪拜實習項目(汪亞明、樓鋼,2009),選拔酒店管理專業、烹飪專業、旅游英語等專業的優秀高職學生至迪拜各高星酒店實習。 未來的研究需要針對多層次各種實習項目的跨文化適應研究,才能較為全面地了解中國國際實習生群體跨文化適應的總體情況。
【參考文獻】
[1]陳四詩.中國赴美實習生跨文化適應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胡凌霞.赴日中國技能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狀況調查[J].教育學術月刊.2015(6).
[3]劉春霞,洪波,任明明.紅河學院對外漢語專業赴泰實習生跨文化適應研究[J].2014.4.
[4]李仕雲.廣西大學2014年夏季赴泰漢語實習生跨文化適應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15.6.
[5]榮磊.海外實習生文化適應研究:以赴美國迪士尼世界實習的中國學生為例. 海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6]陶瑗.旅美中國實習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以奧蘭多迪士尼實習生為例. 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7]王麗娟.跨文化適應研究現狀綜述.山東社會科學[J].2011(4).
[8]吳潔.高職英語專業海外實習管理實證研究——以旅院迪士尼文化大使項目為例[J].科技視界,2015(1).
[9]吳敏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漢碩學生印尼實習實用性調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碩士論文,2016.6.
[10]汪亞明,樓鋼.高職旅游類專業海外實習項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迪拜實習項目為例.
[11]肖芬,張建民.外派人員跨文化適應研究述評及展望.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J].2012(7).
[12]楊怡.國際交流項目中的跨文化適應:對在中東歐四國實習的中國AIESEC實習生的案例研究.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