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容
摘 要: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就是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興趣、愛好出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此基礎上,教師結合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從而確保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與趣味性。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有效性;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161-01
引言
新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的應用顯得更加緊迫。從目前我國小學數學高年級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其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教師忽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學方式過于單一、陳舊等等,這些問題制約了在教學中的落實,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得到不保障。本文首先分析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生本理念”的教學對策。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
1、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教師行業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在小學中,數學教師也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夠跟得上教學改革的要求,以及時代發展的腳步。但是目前很多小學學校中,數學教師人力資源隊伍專業性還亟待提高,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過于主觀,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仍存在著教師的主觀教學意識,沒有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導致教學效果和質量欠佳。
2、教學方式方法單一性。在現代教育形式下,對教學方式的創新要求也更加迫切,但是目前我國一些小學數學高年級的數學教師,在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其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小學生思維本身比較活躍,注意力很難集中,單一的教學法昂是,很難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往往會覺得乏味,一節課一共40分鐘,學生思維很難長時間保持集中的狀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自己多動手、多動腦,大膽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以生為本。
3、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實際上與因材施教的原則是相輔相承的,不同學生學習能力、認知能力都存在差異,這些個體差異是高年級數學教學的基礎依據,但是目前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這些差異,導致教學片面化,并沒有真正將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只注重了部分學生的發展,而且只注重了部分優秀學生的發展,不僅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反而降低了教學有效性,沒有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
二、采用新的教學理念,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有效性與趣味性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堅持執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構建和諧師生環境。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第一步,就是構建師生和諧關系,和諧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奠定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數學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通過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有效性。在這樣的教學氛圍與教學理念下,學生的學習冬動機才能夠被激發,才能夠奠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數學的魅力與樂趣,數學教學有效性也會得到保障。
2、注重提問教學,增強教學趣味性。提升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該意識到興趣之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興趣和欲望,合理設置教學問題,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在激趣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合理選擇問題,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比如:在進行“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除法的口算”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將學生最喜歡的動漫人物——“孫悟空”編入到一個故事中,將這個故事講給學生:共有12個桃子,有3只小猴子,那么此時,美猴王要怎么分才公平呢?如果有15個桃子呢?應該怎么分?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會被高度集中起來,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回答問題會非常積極、踴躍,這個基礎上引入教學主題,教學有效性自然能夠達到保障。當然設計趣味故事,以及問題的時候,形式、人物,都可以更加多元化,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映,可以隨時改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設置問題,進而滿足不哦聽那個學生的好奇心,這樣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趣味性更強。
3、重視趣味教學,豐富學生課堂體驗。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情景教學法,情境教學的最大優勢就是直觀、生動,能夠將數學課本中很多抽象的知識點,以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傳遞出去,不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企業能夠充分展現出數學的魅力,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情境創建,做到寓教于樂,情景交融,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師可以利用摘蘋果,找朋友這樣的游戲結合多媒體教學,從學生的視覺、聽覺的各個方面調動感官,不僅能夠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觀察多媒體課件的同時,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創造里和動手能力,鍛煉他們的團隊精神。比如:《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上,教師可以采用以往學生學習過的三角形知識來創建情景,同時借助多媒體設備一同進行,然后這樣說“在早上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很粗心,將三角形的一邊忘在了家里(同時播放∠這個圖像),這樣你們看它們還是三角形嗎?學生們會回答,‘不是,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新的朋友----角”,這樣一來《角的初步認識》就被輕松簡單的引入進來了,學生在學習角之前就可以對角有初步的印象和認識,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也會相對輕松。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從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入手,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主要是情感交流,教師要從這個方面入手,結合合理的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投其所好,這樣才能夠順利進行課堂管理,并實現傳授知識目的,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有效性。
數學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構建和諧師生環境、引入情境教學、趣味性問題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現數學學科魅力,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在這個氛圍下進行數學教學,教學有效性會更高。
參考文獻
[1] 蘇亞琴.論小學高年級英語分層評價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6(40)
[2] 徐 春.芻議小學高年級快樂作文的教學[J].知識文庫.2016(10)
[3] 林杏華.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分析及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05)
[4] 蘆艷娜.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的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6(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