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 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空間思維和空間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地理學科相比于其他學科更要求學生的空間感。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學生對空間能力的把控直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水平。文章通過分析當下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問題,針對高中生在地理科目空間能力上的提升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對策;空間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
高中地理需要深入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以及地理空間結構,從而在學習當中不斷發現各類地理事物的聯系、差異、未來的發展趨勢、地理要素的因果聯系等。這就要求學生有空間思維能力去學習地理知識,因此,在高中課堂上,教師更應該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能力為主要出發點,幫助學生更加清晰透徹地掌握地理知識。
一、高中地理空間能力教學的問題
1.學生自身因素
學生在高中的學習階段是記憶力的巔峰時期,學生應該積極運用自身的記憶優勢充分發揮和挖掘自身的潛力。然而受固化思維的影響,在地理課程以往的學習當中,部分學生自身缺乏空間思維和空間能力,同時由于對社會實踐較少,對地理知識的儲備也略顯不足。這些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會制約其在地理科目上的學習和地理成績的提升。
2.教師教學因素
部分教師仍然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課堂當中較少地使用多媒體。一些教師仍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誦讀教材,導致學生在地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受到空間思維的培養,也沒有在地理課堂中體會互動學習,長此以往使學生逐漸降低了對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
3.教材因素
高中地理的教材相與初中階段的地理教材相比,知識量大幅度增加,一些知識點較為抽象,增加了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難度。
二、高中地理空間能力教學的對策
1.增進直觀教學
首先,采用直觀地圖教學。有效的課程講解配上直觀清晰的地理地圖,既能夠顯示直觀信息,又能夠展現立體圖效,在培養學生空間能力上起著顯著的作用。
其次,引進模型直觀教學。模型的直觀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與互動當中,例如,我們在學習經緯度的學習當中,一定要減少平面地圖的使用,引入地球儀為教學模型。讓原本繁冗的文字知識變得清晰、立體,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空間能力的提升。
最后,普及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采用圖片、視頻影像等資源,實現教科書不能實現的立體動畫效果。在學生空間能力提升上,多媒體教技術有著重要的作用。
2.開展情節情境教學
教學情境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情境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地理的魅力,幫助學生樹立空間能力提升的意識。
3.側重案例分析
在學生的學習中案例分析有著重要的地位。一個好的案例講解能夠串聯其所覆蓋的知識點,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富有邏輯性的解題思路。學生通過教師案例的講解,逐漸提升自身解題的能力和技巧,在能力和技巧的提升上穩步鞏固空間能力。
4.共建知識體系
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協助學生共同將以往零散的知識內容編排在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當中,來提升學生的空間能力。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是不相同的,教師在協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過程中不該要求統一一致,而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理解和空間能力設置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知識體系。
總之,教師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討的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也要結合班級實情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在地理課程學習中的空間能力,讓更多的學生在地理科目上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史 晶.拓展學習空間 提升學習實效——減負增效背景下高中地理學習空間的拓展[J].新課程(中學版),2010(10).
[2]高幼芳.試論高中地理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從邏輯思維角度出發[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