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學生公寓文化的現狀,提出通過建設學生公寓精神文化增強學生對學校精神的認同感、建設學生公寓寓風和學風陶冶學生道德情操、搭建公寓文化平臺發(fā)揮學生個性與才干、建設公寓隱性文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取向、構建公寓文化的外顯給予學生文化娛樂空間等措施,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公寓文化建設 大學生 思想政治素質 提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C-0046-02
在當代高校,學生日常的生活學習大都在學生公寓中開展,公寓已經不僅僅是個單純的住宅,而是一種文化的體現。一個好的公寓文化會讓學生學會在社會上文明處世,學會寬以待人,并且在政治信念、思想價值以及精神面貌上實現巨大的進步。而公寓也會成為學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的重要基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與發(fā)展。但是,近年來一些高校的公寓文化由于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形成了一種灰色公寓文化,使得公寓的精神環(huán)境受到了污染,也對學生的風貌養(yǎng)成造成了不少的困擾。因此,應建設積極向上的公寓文化,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一、建設學生公寓精神文化,增強學生對學校精神的認同感
一個學校的精神是學校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所在,需要在長期的辦學過程當中不斷積累和表現,沉淀出來具有該大學特征的象征。當前,大學生由于課程的減少和自主性時間的增多,留在學生公寓的時間比較多,為此,學校應重視建設學生公寓精神文化,增強學生對學校精神的認同感。
例如,學校可以在學生公寓的宣傳欄中貼上校訓,讓學生每天路過都能夠看見和感受到學校的精神宗旨。開展評選“優(yōu)秀寢室”“黨員寢室”等活動,構建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同時,利用學生公寓安裝的校園廣播,向學生廣播校園新聞和校歌,如可以將時間定在晚飯結束之后和早晨八點左右,在這個特定的時間段播放校園廣播,讓學生在休息和散步時接收到學校的最新消息。學生在這樣的寢室環(huán)境當中生活學習,會對學校精神產生進一步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自身對學校的使命感。
在傳統(tǒng)的寢室文化建設中,由于大學的開放性和自由性,宿管阿姨很少去管學生的就寢,這也使得很多同學畢業(yè)了也不知道宿管阿姨的名字,導致歸屬感不夠。對此,宿管阿姨可以經常巡邏學生公寓,使學生感受到大學管理的存在,與管理人員拉近距離。宿管阿姨還可以引導學生營造健康活潑的寢室環(huán)境,以逐漸形成公寓文化。這些措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歸屬感,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進一步提升。
二、建設學生公寓寓風和學風,陶冶學生道德情操
公寓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個公寓風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每個學生的個人生存與發(fā)展。而一個寢室的風氣又是成員們共同營造的,很大程度上都能相互影響,對于總體的風格轉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學校通過學生公寓的寓風和學風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寢室的風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的發(fā)展更加積極向上。例如,開展層次豐富的創(chuàng)新性寢室文化建設活動,幫助學生將公寓建設成為集思想、文化、生活于一體的文化場所。如開展“創(chuàng)建公寓新文明,做文明大學生”的活動,在學生的寢室當中全面開展以學生自我反省教育為主題的寢室文化建設活動,在寢室當中實行嚴格的“三化”管理,即標準與制度規(guī)范相互協(xié)調。在這個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大學生文化建設的全新模式,以此陶冶大學生的道德情操。
規(guī)章制度的完整是學生陶冶道德情操的基礎,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公寓應通過改善低層次的無序性管理,幫助管理人員約束行為,提高管理人員的福利待遇,使得學生的公寓活動規(guī)范化,并且有一套切實可行的系統(tǒng)規(guī)章制度,使得公寓管理工作更加系統(tǒng)化和科學化。除此之外,也需要建立起操作性強、合理的運行機制,制定有效的規(guī)范教育體制,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就能夠受到教育,從而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校通過建設學生公寓寓風和學風,可以幫助學生的生活、紀律自我管理更上一層樓,為公寓文化營造一個更好的大環(huán)境。而在微觀的層面上,學生公寓寓風與學風建設,既可以協(xié)調學生的生活,又可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打好合適的理論知識體系,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陶冶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搭建公寓文化平臺,發(fā)揮學生個性與才干
學生的個性與才干同樣是思想政治素質的一部分。在高校中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這也是學生發(fā)揮個人特點的重要場所,其中以學生公寓作為依托的第二課堂最為關鍵。所謂第二課堂,是指學生在課余時間當中本著自愿的原則參加的一系列社團組織,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文體活動方式來豐富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在調動起校園整體氣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學到各種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技能。而在公寓文化平臺當中,通過舉辦寢室文化節(jié)等活動來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在讓學生關心政治教育的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的個性與才干得到展示。搭建公寓文化平臺,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使學生接受不同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活躍校園的氣氛,提高學生的覺悟,讓無形的觀念更加直觀化、具體化。寢室也是學生思考與交流的平臺,通過寢室文化節(jié)等活動的舉辦可以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大家生活在一個類似于家的舞臺當中,學會協(xié)作、思考,通過創(chuàng)新的公寓文化來學會創(chuàng)新,懂得創(chuàng)新。
例如,在“公寓文化設計”活動中,公寓管理員可以讓學生設計類似于“文明寢室”的評選活動,其主要用意在于展示寢室的生活特色,讓學生可以發(fā)揮所長,從一個公寓寢室文化的享有者轉化成為寢室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在活動當中,教師和管理者引導學生舉辦一些專題的電影展、畫展以及書法展等,讓學生既能夠得到鍛煉,也可以確立良好的信念和理想,幫助學生提高理論知識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幫助學生培養(yǎng)愛國與創(chuàng)新的精神。
四、建設公寓隱性文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價值取向
在學生公寓文化的創(chuàng)新建設過程中,對學生產生最大影響的往往是隱性文化。為了通過建設公寓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學生工作者應把目標的相關管理理論運用到工作當中,將學生工作當作顯性的管理過程。現在的隱性文化建設,往往都融合教育的目的來進行公寓文化活動的編排、公寓文化環(huán)境的烘托等,對學生或多或少都起著直接的導向作用。除此之外,隱性文化建設還包括采取優(yōu)秀的文化導向,從學生當中選取優(yōu)秀個人或者集體來讓大學生選擇,讓學生能夠脫離一些灰色文化和低俗文化,以自身健康的心態(tài)去影響人和事。在開展校園活動時,也可以適時地運用身邊的文化環(huán)境與氛圍,幫助自身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思想品德,以此來形成良好的價值導向。
五、構建公寓文化的外顯,給予學生文化娛樂空間
環(huán)境對于人的日常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學校的公寓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環(huán)境,它對于學生的行為有著很強大的塑形能力,在同一個學校的環(huán)境當中,不同成員之間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征有著很強的約束力。這為創(chuàng)新和建設學生公寓文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類似于這樣的環(huán)境格局包括校園的格局、一些建筑的格局,還有藝術形象類型的作品,等等。在這些環(huán)境的背后,都有著很多的學生文化觀念。在公寓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時刻幫助學生營造與環(huán)境相互融合的環(huán)境基礎布置,使得自然環(huán)境能夠滿足學生的文化生活與作息要求。應使公寓的每一處景點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公寓當中或者在公寓附近的活動中能夠隨時感受到教育的作用;應使學生能夠擁有便利的活動空間來進行文化交流,使得學生在舒適活潑的生活環(huán)境當中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總之,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學生公寓文化建設面臨著不斷創(chuàng)新和自我管理的要求。通過建設和創(chuàng)新公寓文化,大學生的自我素質修養(yǎng)能夠進一步提高,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觀念,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也會進一步成熟。公寓管理者需要適當地對大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學生公寓當中形成自我教育的目的,為大學生今后的社會道路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鄧瓊飛.社會工作介入大學生教育的策略——以瓊州學院社會工作專業(yè)為例[J].中外企業(yè)家,2014(17)
[2]伍佳慧,李松柏.大學生教育的學校社會工作介入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4(2)
[3]佟丞,高玉峰.學校社會工作視角下高校大學生教育探析[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2)
[4]甄璟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學校社會工作的模式[J].山海經,2016(2)
【作者簡介】龐基賽,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王 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