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商業銀行會計課程中的“支票及相關票據填制”課堂為例,根據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原則、步驟、模式進行教學設計并反思總結實踐經驗,探索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實踐。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 高職 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C-0143-02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普及應用,教育教學模式發生了全局性的變化,在教學設計環節引入現代信息科技,革新教師人才培養理念和教育方式,增強教師運用信息科技的技能,提升信息化技術教學活動水平,既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現階段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商業銀行會計課程中的“支票及相關票據填制”課堂為例,研究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部分的問題和目標需求,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步驟,強調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資料、教學活動、信息資源和評價進行具體計劃,進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一、學情分析
“支票及相關票據填制”所屬的商業銀行會計課程安排在高職二年級下學期,因此,學生對票據知識有一定理論基礎,對各類憑證的基本內容和填制要求有一定了解。支票填制是在理論基礎上的運用,同時又為學生學習填制其他票據提供了知識儲備。青少年學生一般特征在于思維活躍,有表現欲,但可能會因為初中、高中基礎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夠強,缺乏有效學習方法、信心和恒心,需要教師引導學習。另外,學生的時代特征在于作為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原住民,其生活學習都與移動互聯網信息緊密聯系。相反,教師顯得與互聯網技術相對遠,遠不如學生依賴移動信息技術。因此,教師如何在教學生涯中緊跟時代進步,熟悉學生了解學生將是一個永恒課題。
二、教學目標思考
為了讓學生能夠系統性掌握知識,“支票及相關票據填制”一課將以支票為主的三種票據的填制整合為一次課進行授課,課時確定為2學時。教學目標分成三小目標:一是知識目標,要求學生熟悉三種票據的內容,掌握填制規范;二是能力目標,即熟練準確填制這三種票據;三是情感目標,在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競爭合作意識,在學中做,做中學,以及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職業素養。教學重點在于支票的填制,難點在于支票的填制規范。教學設計中三個目標相輔相成,相互融合,應在實現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過程中實現情感教學目標。
三、教學實施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的三個目標,教學實施過程關鍵在于如何基于學生身心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中做、做中學過程中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一)課前:預習階段。利用小課堂翻轉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教師將平時積累的教學云盤資源通過信息實訓平臺上傳三種票據填制的視頻示范操作,使學生對支票、進賬單和現金繳款單填制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觀看視頻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視頻示范思考完成3-5分鐘的實訓平臺預設問題,引導學生課前主動思考,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小翻轉設計視頻的趣味性要求略強,練習時間略短,以免學生壓力過大造成逆向選擇不良后果,并將信息化平臺成績納入平時成績,可起到一定鼓勵和強制性作用。
(二)課中:教學實施階段。運用校企合作開發的實訓平臺的多種教學資源,把動畫、音頻、微視頻、實訓題庫、實時考評系統等引入教學過程,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一環節,使用動畫導入新課。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觀看相關職業應聘視頻并思考,自己是否也與應聘失敗者一樣掌握了理論但缺乏實踐慘遭應聘失敗,目的是引出實踐技能特別是票據填制對于職業院校財經畢業生初次就業的重要性,達到學生在心理上對本次課重視的目的,同時引出本節課內容。
第二環節,學生小組內部分享預習成果,探討實訓平臺預設問題。討論結束后進行學生分組搶答競賽,系統實時評分并提交至教師端后,分數最高且答題速度最快的小組獲勝。獲勝小組代表上臺,將已掌握的關于支票的填制規范與班級分享。借助視頻示范和平臺小測驗,引導學生自學,使學生對支票的填制規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合作學習和分組搶答中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滿足教學分析中學生表現欲望。
第三環節,試填轉賬支票。由于票據填寫對數字大小寫要求較高,因此,在試填支票前,要求學生動手默寫大寫數字和金額單位,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自評和互評后,選出小組中優秀字體進行小組之間評比,最后選出全班的冠軍字體。這樣的評比活動讓學生復習舊知,為下一步試填支票做好準備,同時使學生重視會計數字書寫美觀性和規范性。
第四環節,登陸平臺,試填支票—— 突出重點。在已有的知識儲備下,學生躍躍欲試,打開信息化實訓平臺,試填支票,實時反饋成績提交至教師后端。由于填寫票據是教學重點,本次課設計讓學生先做,通過試填支票出錯,讓平臺實時反饋不理想的實訓成績提醒學生掌握支票金額、日期大寫和簽章細節規范的重要性,從而引出填制規范的關鍵要點,即教學難點——支票填寫規范性,大寫日期、金額和反面簽章三處。
第五環節,學習細節規范——突破難點。初次的嘗試讓學生明白光會數字大寫不能填制出規范的支票,掌握金額、日期大寫和簽章的細節規范對支票填制非常重要。此時,學生帶著疑問打開平臺基礎知識模塊,在教師引導下學習金額和日期大寫規范。如金額大寫方面阿拉伯金額數字最高位是1,漢字大寫金額加寫“壹”字,我們日常說的11萬應寫成“壹拾壹萬”。同時,學生打開實訓平臺學習評價模塊配合金額日期大寫測試,邊學邊練。由于學生缺乏有效學習方法及耐心,過多細節規范自學可能會讓部分學生轉移注意力,失去學習信心,此時,教學設計應出小案例讓學生思考,為什么“¥160,000.00元”不能寫成“人民幣拾陸萬元正”,原來容易被人篡改成“人民幣玖拾陸萬元正”(¥960,000.00),導致¥800,000元的損失,因此,必須規范寫成“人民幣壹拾陸萬元正”;再如出票日期,我們日常說的2月為防止他人篡改成12月,必須寫成“零貳月”。以此類推,提醒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數字需要規范,并將規范要點全部提煉編寫成文,上傳至實訓平臺,學生課后可反復朗誦。設計目的是利用實訓平臺的信息化資源優勢讓學生對照金額、日期大寫規范邊學邊練,幫助學生在自學、思考中及時解決困惑收獲成功,深刻理解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支票填寫實踐的準確性。對于支票簽章規范難點,可以使用支票填寫使用流程動畫片,配合PPT講解,如轉賬支票收款人跨行進賬,解釋債務人公司出納簽發支票,如何讓公司財務主管和總經理審核后分別在支票正面蓋財務專用章和法人代表章,債權人公司出納拿到支票后,如何讓公司財務主管和總經理審核后在支票背面蓋財務專用章和法人代表章,到銀行填寫進賬單,貨款打入債權人公司賬戶。借助動畫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快速理解支票簽章流程和規范。
第六環節,練習鞏固,拓展相關票據填寫,并培養學生誠實守信道德規范。重點難點解決后,學生繼續打開實訓平臺,反復練習支票填寫。轉賬支票填寫完成后,系統自動跳出銀行進賬提示,引出進賬單填制。在已有知識儲備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根據樣本自主填寫,構成完整的轉賬流程。教師通過系統實時反饋的成績情況加以輔導。為了給予學生職業警示,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教師在系統中預設陷阱,讓學生填出空頭支票,教師通過PPT展示簽發空頭支票的處罰條款,并提出預防措施—— 根據樣本先填寫現金繳款單,補足余額再簽發轉賬支票。設計目的是通過實訓平臺練習支票填制,實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使輔導更具針對性。系統提示進賬,引出進賬單填制,學生在已有知識儲備基礎上能快速消化相關知識,同時又使轉賬流程更加完整。利用學生出錯填出的空頭支票,既能順勢作出職業警示,又能引出相對簡單的現金繳款單的填制,作為“知識點心”快速掌握。課堂最后,教師課堂小結后,根據各組表現及信息實訓平臺課前和課中的成績對學生予以評價。
(三)課后:教與學拓展階段。學生繼續登錄實訓平臺,完成課后練習,提高票據填寫的準確性和熟練度。對課堂尚未消化之處,學生可點擊基礎知識學習和視頻示范操作來反復學習和鞏固,加上學生參與實訓平臺BBS分享討論,有效發帖量均納入平時考核。信息化實訓平臺中幫助和鏈接菜單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打開各大會計學習網站,獲取會計信息。課后實訓平臺不間斷開放,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予學生鼓勵和建議。課堂延伸至課外,提高了師生和生生互動,激發了學生積極自學,課后實訓、幫助和鏈接等在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拓寬了學生專業知識面。
四、結語
信息時代職業教育教學創新,信息化是手段,學生發展是核心,教學內容設計是重點。本次“支票及相關票據填制”課堂根據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原則、步驟、模式進行教學設計并反思總結實踐經驗,探索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實踐,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其中,通過利用課前小翻轉引導學生自我學習,課后拓展鞏固和提升學習成果;課堂使用分組教學,讓學生在體驗合作競爭精神中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給學生展示自我機會,通過學生個人和小組作業,自我學習反饋信息及自我展示內容,不斷了解學生,縮小師生之間代溝。而在認識學生時代特征和認識學生心理特征基礎之上,教師更加能夠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陪伴者,人生的引導者,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中學到知識,更學會思考。
【參考文獻】
[1]劉小晶.基于五星教學原理的微課教學設計研究[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1)
[2]趙慧臣.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中學STEM學校的教學設計及其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7(2)
[3]鄭瑞強,盧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設計與實踐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1)
[4]鐘曉流.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
[5]吳勝.商業銀行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江瑩鳳,女,廣西南寧人,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中級經濟師。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