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
【摘要】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增長的源泉,稅收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對經濟運行產生調節作用。本文以河南省1995~2013年GDP及稅收數據為樣本進行稅收與GDP的相關性分析,發現河南省經濟與稅收增長之間存在著相關性。
【關鍵詞】經濟增長 稅收收入 實證分析
一、引言
稅收與經濟增長關系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必然要求一個包括稅收杠桿在內的健全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作為我國第一糧食大省,河南省的稅收收入不僅影響到河南省經濟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中原經濟區乃至全國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二、河南省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一)指標與數據的選取
本文以河南省1995~2013年GDP及稅收數據為樣本進行稅收與GDP的相關性分析,通過下列各種指標及Eview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RGDP表示經濟增長率,RTAX表示稅收增長率,稅收占GDP的比重表示宏觀稅負,ET表示稅收彈性,即稅收收入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例。
(二)實證分析
1.稅收收入與GDP總量的相關性分析
①數據平穩性檢驗
由于數據的自然對數變換運算能使變量的變化趨勢線性化來防止時間序列變量中存在的異方差現象,所以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前對GDP、TAX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用LNGDP、LNTAX表示。
運用Eviews7.2軟件首先對LNGDP,LNTAX兩個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
由表1的檢驗結果可知:LNTAX、LNGDP的ADF統計量值分別為-4.783591、-4.215945小于各自對應5%顯著性水平的值-3.081002、-3.759743,即這兩個對數變量序列均為平穩序列,結論為LNTAX、LNGDP均為二階單整變量。
②協整關系檢驗
時間序列LNTAX、LNGDP可能存在某種平穩的線性組合反映了變量之間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本文采用JJ(Johansen-Juselius)方法對多變量模型進行協整檢驗。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協整方程個數的原假設依次檢驗,則21.69234大于臨界值18.39771,λ-max統計量18.86237大于臨界值17.14769,所以拒絕原假設,即認為兩個變量存在協整關系;則可以直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歸分析。有LNTAX為被解釋變量,LNGDP作為解釋變量,進行OLS回歸,得到回歸方程如下:
LNTAX=-4.362+1.1256*LNGDP
(-20.64242)(48.92808)
R2=0.99,s.e.=0.076,T=19(1995~2013年)
③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協整檢驗結果表明稅收與GDP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但繼續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法驗證此均衡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得出在5%顯著性水平,河南省的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存在著單向的因果關系
2.稅收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相關性分析
①數據平穩性檢驗
同樣,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前對RGDP、RTAX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用LNRGDP、LNRTAX表示。
由表2檢驗結果得到:LNRTAX、LNRGDP的ADF統計量值分別為-4.826942、-4.154653小于各自對應5%顯著性水平的值-3.098896、-3.791172,因此這兩個對數變量序列均為平穩序列,即LNTAX、LNGDP均為二階單整變量。
②協整關系檢驗
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對協整方程個數的原假設依次檢驗,則 23.79897大于臨界值18.39771,λ-max統計量18.04118大于臨界值17.14769,所以拒絕原假設,即認為兩個變量存在協整關系;則可以直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歸分析。有LNTAX為被解釋變量,LNGDP作為解釋變量,進行OLS回歸,得到回歸方程如下:
LNRTAX=1.051+0.660*LNRGDP
(2.336027)(3.897395)
R2=0.47,s.e.=0.370,T=19(1995~2013年)
③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由格蘭杰因果檢驗可知,在5%顯著性水平,河南省的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因果關系不明顯。
3.稅收彈性分析。通過上述實證分析可得出結論:第一,從河南省1995~2013年GDP及稅收數據為樣本進行稅收與GDP的相關性分析表明,GDP與稅收收入之間呈高度正相關,說明稅收收入的增長取決于經濟的快速增長,這一結果符合經濟決定稅收的客觀規律。
第二,稅收對經濟的影響作用主要體現在稅負方面。近年來,低稅負使得河南省經濟能夠實現快速增長。總體來看,河南省稅收與經濟增長總體上呈良性發展趨勢。
三、問題及對策
總的來看,以河南省的實際情況分析,河南省稅收與經濟增長總體趨勢是協調發展的,稅收收入的增長得益于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河南省的宏觀稅負整體偏低,且宏觀稅負存在結構性偏差,稅收收入結構中流轉稅稅負偏重,所得稅稅負偏低,不利于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
為促進河南省稅收收入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筆者建議:一、調整產業結構,提高GDP質量。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走現代農業的道路,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同時,優化工業結構,加快服務業進程,增強市場競爭力。二、優化地方稅制結構,降低流轉稅的比重,促進稅收再分配的職能。開征遺產稅、物業稅等新稅種,健全稅收調節體系。三、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河南省的實際發展情況,促進經濟協調增長。
參考文獻
[1]郝秀琴.河南省經濟增長、財政支出與稅收收入的動態計量分析[J].經濟經緯,2011,(4).
[2]吳玉霞,楊華.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基于經濟增長理論的一個述評[J].稅務與經濟,2011,(5).
[3]劉建民,宋建軍. 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05,(11).2007,(1).
[4]Ifrim,Ioan Teodor.Effects of Tax Policy on Economic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R].Georgetown Universi ty,2009.
[5]Kula,MariaC,Milimeter,Daniel Linkmen.Inequality,Taxation and Growth[J].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