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強解決問題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著很大幫助。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在解決問題教學方面缺乏良好的設計和規劃,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都存在著較大問題,致使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必須想辦法進行有效的解決和改善。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現狀;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各項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涌現,為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呈現出更加活力的狀態。針對小學數學的新課標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因而小學數學教師也應該以此為行動指導,進一步加強解決問題教學,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把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到一起,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提升數學綜合能力。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
1.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
解決問題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因而教師應該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從而激發出學習興趣,并且還有助于拓寬他們的眼界。但是當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把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割裂了,學生只是面對那些枯燥的數字及文字,解題時非常吃力,教學效率極低[1]。
2.教學方式單一
一些教師的教學方式非常單一,難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只是開展程序化教學,還是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逐漸失去了學習熱情,而且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長。
3.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
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解決問題教學時,缺乏具體的解題策略,這就使得學生的思維也很受局限,得不到恰當的引導。如果教師有著清晰的解題思路,并有條理地為學生進行講解,學生自然也會逐漸形成清晰的解題習慣。
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優化策略
1.營造和諧氛圍,鼓勵學生發現問題
在上課時,小學數學教師主要是借助主題圖或教學課件,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低年級多是以圖畫、表格、對話等方式呈現問題,隨著年級的升高,逐漸增加了純文字問題的量。提出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二者的要求不同,但都要把握問題中提供的相關信息,只有認識到信息之間的聯系,才能提出一個合理的數學問題。對于學生萌發的各種問題,或是提出的不切主題、奇思異想的問題,教師應給予贊許的目光、鼓勵性的語言,要善于捕捉智慧火花,使學生感受到思維勞動成功的樂趣[2]。
2.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識體驗和生活積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并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當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后,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采用嘗試、動手操作、畫線段圖、小組討論等方式,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方案,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和調控。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將“游離”狀態的數學知識點凝結成優化的數學知識結構,將模糊、雜亂的數學思想清晰和條理化[3],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例如對于這樣一個問題“有兩個小朋友做數學題,題目是5+6X3=?一個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33,另一個得出的是23,請問哪一個小朋友的答案是正確的?為什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別驗證每種做題方法是否正確,從而更加深入地掌握四則運算規則,在沒有括號的情況下,應該先乘除后加減。
3.交流評價,勤于反思
解決問題的過程是重要的,而對過程的及時評價與反思也非常重要,公正的評價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交流時,教師最好能給予他們鼓勵和欣賞,比如“你們的想法真不錯!”“你能想到這樣的方法解答真好!”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老師則要以寬容的心對待“沒關系,再想想。”這樣的語言能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反思則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分析,通過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反思,可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并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在學生的學習中,要經常要求學生反思這樣的問題:“你是怎樣想的?你認為應該注意什么?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好?”等等,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從中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交流評價與反思是師生有機結合的關鍵環節,教師的主要責任在于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交流,拓寬學生的思路,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漸內化為成熟的解題策略[4]。
4.鞏固所學知識,拓展學生思維
任何的學習都要有鞏固這一環節,解決問題教學也不例外。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先讓學生課后自己解決基本的、常規的數學問題,以達到鞏固應用的目的,課上把錯誤較多的題詳細講解,然后鼓勵學生解決開放題等有挑戰性的問題,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探尋解法,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鋪地用多少塊磚,車輪為什么制成圓形等,凡是有助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都要讓學生去實踐、去探索,使學生覺得身邊處處有數學,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用結合,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環境下,解決問題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從小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優化解決問題教學,讓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價值,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數學綜合能力,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慶正.探究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才智,2015(08):47-48.
[2]劉亞花.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改善策略淺談[J].甘肅教育,2016(06):29-30.
[3]金杰.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PPT課件的使用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04):35-36.
[4]李萬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下),2014(02):181-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