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自生
【摘 要】語文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發展的學科,寫作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都有很大幫助。然而,也正是由于寫作對語文綜合素養的要求,導致不少小學生害怕寫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14
小學階段真正的寫作教學是從三年級開始的,一二年級學習拼音字詞并進行簡單的造句練習,要求學生能寫出連貫、通順的句子,沒有嚴格的字數要求。三年級的寫作要求更為具體,一篇完整的作文要求三百字左右,有明確的中心思想,不能只是簡單的句子拼湊。對小學生來說,二三年級的寫作難度跨越很大,這也導致了他們因為無法適應而產生厭倦情緒。讓學生適應并克服這種跨度,需要語文教師的努力。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需要教師們發現并克服,尋找更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
一、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寫作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美掌握的技能,可以說從語文學習開始的那天起,寫作的練習就從未停止。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看待自己的職責,不能幻想著讓小學生洋洋灑灑寫出長篇美文。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是要教會學生最基本的文章構造,詞句錘煉,讓學生叩開寫作的大門然后不斷進步。
(一)教學形式化
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寫作技巧,有時會揠苗助長地采取一些所謂的“捷徑”:例如安排學生多看作文書,積累名人名言和出彩的句子,將這些東西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初學寫作的學生的確需要通過一定程度的模仿來習得如何寫作,不過這并非長久之計。小學生容易出現過度引用的情況,通過引用來湊字數,或者引用了一些虛有華麗辭藻但與本文無關的內容。另外,小學生寫作程式化也是常見的問題。教師會教給學生基本的謀篇布局,經典的總分總結構很適合初學者。但很多教師企圖用一種方法應對所有作文教學,學生只記住了一種模式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也是千篇一律。
(二)缺乏真情實感
編造是小學生寫作時慣用的方法,要求寫感動的事,所有人都寫“生病了母親送自己去醫院”,記錄一天的經歷,則是“扶老奶奶過馬路”以及“在公交車上讓座”。生活并非真的如此相似且乏味,只是由于學生們缺乏觀察和發現的眼睛。語文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寫作,更應該教會學生發現生活的美,對學生進行美的啟迪。但是,這一部分內容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仍是一片空白。教師僅僅教會了學生琢磨詞句,卻沒有教會他們表達感情,導致很多作文都蒼白無力沒有內里的靈魂。
(三)語文基礎不牢固
寫好作文需要調動多方面的知識儲備,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各種修辭手法,辨析各個文體的特點。語文基礎不牢是很多學生寫不出作文的主要原因。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往往只是單純地講解寫作有關的技巧,幾乎不會對學生基礎知識方面的短板進行補充。課文原本是很好的寫作教材,里面包含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并且都言真意切。但教師講課時只注重分析內容而忽略了文體介紹,寫作課上又只介紹文體而沒有實際例子。加之教師很難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基礎較差的學生感到難以下筆,從而畏懼甚至厭惡寫作。
(四)學生創作受限制
小學原本是學生們想象力最為豐富的時期,他們情緒變化很快,有著獨特的看世界的方式,在心底里還有一個神秘的小小王國。然而,小學生在作文上表現出來的卻多是枯燥乏味或者矯揉造作。教師在安排寫作內容時會加上一些限制,例如限定標題,文體以及字數。小學寫作課上常見的作文訓練多為人物描寫,敘事作文等,科幻想象類作文極少出現。另外,教師常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一篇作文,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學生很難做細致的思考,于是會想辦法敷衍完成任務。
二、提高寫作教學效率的對策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寫作,教師應該總結教學中的不足,并做出相應的改進。
(一)創新教學模式
作文教學的模式大多為學生坐在下面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則記記筆記。這種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更遑論體會文字的趣味了。其實,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模式,將詩歌朗誦,成語接龍等內容引入課堂。例如在進行人物描寫的訓練時,教師不是一味地讓學生記住相關的詞匯,而是安排學生觀察自己的同桌再進行描寫。這樣,學生有了實際的觀察對象,能夠學習如何觀察人物,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不是胡亂虛構之作。當然,作文教學也不是僅僅局限在教室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到室外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寫作教學。
(二)感受生活,真情表達
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篇能夠打動人的作文必然有著真摯的感情。很多小學生寫作文時“記流水賬”,沒有環境氣氛渲染,人物事跡全都一筆帶過,看起來索然無味。教師只有教會學生觀察和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教學。比如純粹描寫風景的作文,學生容易寫成“天空很藍,花兒很紅”這樣虛無的句子。教師要教會學生作更細致的描寫:花兒除了顏色是否還有香味呢,花瓣和葉子是什么形狀,生長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等等。這種更為細致的觀察有利于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敏銳感悟。
(三)夯實寫作功底
鞏固語文基礎知識是寫好作文必要的前提。不僅在語文課上要教會學生正確運用字詞、標點,不寫病句,合理分段,課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閱讀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還能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寫作時就不再感到筆尖鈍澀。另外,寫好作文也需要大量的練習。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時不一定每篇都嚴格以完整的作文來要求,平常的日記,隨筆等簡單的練習對于寫作也有很大幫助。
(四)解放想象的翅膀
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對于寫作本是一件好事,教師不應該扼制學生的想象力,而應該將這種長處積極發揮出來。在布置寫作任務時,要多加提示少加限制,那些要求應該成為指示的燈塔而不是牢籠。給學生多一點機會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天馬行空的想象類作文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和目標。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教師不能用同一套標準要求所有人,千般性格寫出千般文章。
總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聯系到語文學習的各個方面,教師要引起重視。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正確的態度進行寫作教學,帶領學生一步步踏實前進:夯實語文基礎,細致觀察生活,細心感悟和表達感情。有了正確的方向,才能更好地努力寫好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