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皓
【摘 要】物理課堂教學具有許多趣味性,如何把中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成為教師絞盡腦汁的問題,本文從生活化入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從方法到結論,令人耳目一新。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 物理教學 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110
教育從來都不能脫離生活而存在,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統一體。一方面,教育制約著生活,教育能夠促進每個人有序地開展自己的生活,教育是人類生活再生產的一種手段,學校其實是一種社會生活。
教師既是教學者,又是自身教學實踐的學習者,教師立足于自己的課堂,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的觀察、分析和探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通過與學生不斷交流和互動,使課堂生活化、趣味化,富有人情味。初中物理教學重要的是在應用,應用在平時的生活中,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人就教學中一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教學生活化情境創設的必要性
物理教學是鞏固物理知識、梳理知識脈絡、活化物理技能、訓練思維能力的必要手段。解決問題幾乎貫穿于物理教學的每個環節,不論是新授課、復習課還是習題課、講評,都需要習題訓練加以輔助。但是很多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都有困惑:習題課往往很難調動起同學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自認為將所有的理論知識都講明了,但是學生臉上卻是一臉茫然,課堂氣氛沉悶,收效甚微,究其根源,太多老師只追求將問題說清楚,沒有深入思考什么樣的習題授課方式容易被學生接受,缺少系統深入的探討。習題課枯燥乏味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成績自然難以提升。
為初中物理教學創設生活化情境是指在教學中處處體現出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出題、傳授的出發點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通過分析、討論、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學習物理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和實用價值,從而愛上物理學習,學會用物理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一方面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情趣保持學習熱情,彌補了傳統習題課的劣勢,是一種十分必要的教學摸索。
二、生活化情境創設的基本方法
一是把生活實例編進問題。如果學生學習是盲目的,不知道所學知識有什么實際用處,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曾經有學生疑惑地問老師,學物理有什么用呢?將來走向社會會有人出個物理題目讓我解答嗎?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要讓學生發現生活與物理千絲萬縷的聯系,幫助他們發現生活中很多問題背后其實都隱藏著物理學的知識,通過物理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生存和生活技巧。
例如家電已走進了每家每戶,學生應該了解一定的用電知識和具備了解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生活化情境的習題可以這樣設置:目前新建樓房的供電系統已不再使用保險絲,而是使用自動控制的安全電路,當用電負荷過大或發生短路時,電路會自動切斷;如果站在地面上的人碰到火線而使火線與大地經人體構成通路,電路也會自然切斷,以保人身安全。小玲家新居裝的就是這樣的電路。搬家后,她看到墻上的電源插孔是三線的,為了安裝電視機,買了一個插銷板,插在墻上的一個三線插孔中,然后把電視機的插頭插在插銷板的插孔內,但是接通電視機的電源時,室內所用的插座全都斷了電,到配電箱一看,是掉閘了,是用電量太大了嗎?把總開關閉合,換其他幾個確保正常的用電器插到這個插銷板上直至耗電只有15W的小電燈,仍然是這樣。但是,把插銷板插到墻上其他插孔,一切正常,問題出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解決這些實際問題的同時,不僅鞏固了物理知識,更鍛煉了理解、分析、判斷、推理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是使物理規律生活化。學生對于熟悉的事物更容易產生親切感和積極性,教師的職責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感受到生活真有趣,物理世界真有趣。學生并不是一無所知的走進課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他們已形成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對很多物理問題和現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讓學生貼近現實生活找物理,讓學生把生活常識提煉成物理,給新授的物理內容找一個生活原型,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意識到物理源于生活,讓學生借助原有的生活經驗,對物理知識進行感性認識,使文本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進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性認識。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三是創設生活化的場景要有側重。一般情況下一個場景包括的知識點比較多,可能會涉及物理知識的方方面面,所以這時的問題側重和教師引導非常重要。例如我們會在一場體育比賽現場側重力學;在廚房的物理問題要以熱學為主;在大型晚會上要側重光學等。這樣不但會使問題簡單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操作性大大提高。
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步的。課堂有效的提問,能創設出好的物理情境,渲染氣氛,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凡善教者,必善問,情景設計的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能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學生通過和老師對話中受到逐步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在一步步遞進,同時又產生了知其然的探究欲望,充分發揮了創設情境的有效性,給學生事半功倍的驚喜。
參考文獻
[1]劉向東.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2).
[2]全威,唐軍.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情境設計[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
[3]張偉,郭玉英,劉炳升.非常規物理實驗,有待深入開發的重要物理課程資源[J].物理教師,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