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雄然
摘 要:寫作能力是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習技能。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在語文、歷史以及地理等其他課程以及生活中挖掘出有用的課程資源,促進語文寫作教學。文章作者就挖掘課程資源對寫作教學的意義以及如何挖掘課程資源促進寫作教學進行了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程資源;寫作教學
一、引言
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我們把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花費在對學生寫作技巧的傳授之上,課堂上對學生只是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然后安排學生進行寫作練習。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缺乏創(chuàng)新,顯得空洞無趣。如何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呢?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在語文作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合理地挖掘和運用課程資源。
二、挖掘課程資源對于寫作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寫作中,教師應從學生平時的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注意觀察和體驗,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就會有感而發(fā),把自己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準確地在作文中表達出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僅僅只是局限在課本或者課外閱讀的課程資源上,而初中生由于年齡較小,沒有過多的生活經(jīng)驗,對寫作素材也沒有過多的積累,他們在寫作過程中覺得無從下手,自然而然對寫作沒有興趣,甚至出現(xiàn)抵觸情緒。
近年來,由于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很多教師都發(fā)現(xiàn)了課程資源對學生寫作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在優(yōu)化課程資源中的主導性作用。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為學生挖掘各種寫作資源,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寫作靈感的培養(yǎng),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初中語文寫作教學。
三、如何挖掘課程資源,促進寫作教學
1.對各個學科課程資源進行整合挖掘
初中教學中,各個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都有可供挖掘的寫作素材,怎樣將語文寫作與其他學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呢?之前福建省長汀縣涂坊中學有一位語文教師就將作文教學與政治學科進行結合,在課堂中主要應用案例分析法來對“公開誠信”這一主題進行授課,學生普遍反響較好,學習積極性高漲。
筆者認為這一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如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還可結合歷史這一學科,語文與歷史本來就有很多相通之處,歷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其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寫作素材。學生掌握一定的歷史知識可以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寫作過程中有話可寫、有情可抒,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筆者對結合歷史教學進行語文寫作進行了認真的設計,具體如下:在上課之前對學生布置寫作要求,讓他們帶著問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寫作教學開始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歷史影視錄像,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看的錄像對“戰(zhàn)爭”進行“頭腦風暴”活動,讓他們在課堂中通過觀看影視資料對“戰(zhàn)爭”這一話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通過寫作表達出來。
2.從生活中挖掘課程資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也是一樣,現(xiàn)在由于教學體系的改革,初中生學習壓力較大,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出現(xiàn)“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xiàn)象,根本就不會全方面地去觀察生活以及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對生活缺少感悟,對社會缺少認識,自然就寫不出好文章來,就算有再多的詞匯積累,寫出的文章也只是泛泛而談,毫無深意,毫無感情,因為其不是有感而發(fā),只是機械地對文章資源進行拼湊組合。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求我們教師多去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走入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更多的作文課程資源。如何在生活中挖掘作文課程資源呢?筆者有以下幾個建議:
(1)多進行戶外活動。想要寫出內(nèi)容新穎、情感豐富的作文,教師應多組織學生進行校外活動,豐富他們的校外課程資源。比如利用周末的時間,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爬山活動,讓他們在爬山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意志力,當他們到達山頂?shù)臅r候,再對學生進行《望岳》這首詩的講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登山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以這次爬山為題材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是有真情實感的,因為他們擁有真正的體驗與經(jīng)歷。
(2)多參加生活勞動?,F(xiàn)在的孩子一般都為獨生子女,從小到大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體會不到勞動的艱辛。因此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們參與一些生活勞動,并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勞動的不易,以及了解到勞動的光榮,在勞動中也可以讓學生們學會以感恩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并能夠為學生們的寫作提供更好的情感素材。
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參與到勞動中去,如每年的植樹節(jié)時,可以帶領學生去參加集體植樹活動,讓他們在植樹的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這時教師可給學生們講述一株樹苗的具體培育過程,用樹苗的成長比喻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們真切體會到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以及教師對自己傾注了多少愛,讓學生在植樹的過程中,學會付出,學會感恩,最后教師可以“植樹”為標題讓學生進行寫作。
(3)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寫作的源泉來自對生活的認識,生活中很多細微的事情經(jīng)過挖掘也能成為我們的寫作資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認識這個世界。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興趣小組,多參加一些校園活動等,以獲取豐富的寫作資源。如要寫一篇關于爬山虎的文章,但由于平時學生們可能很少見到爬山虎,就算見到了也可能不會仔細去觀察它,所以寫起來就會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帶領學生去仔細地對爬山虎進行觀察,不光是對爬山虎的形態(tài)進行觀察,教師還應讓學生們對其生長方式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在寫爬山虎時就會寫得生動有趣,并能在寫作中準確表現(xiàn)出爬山虎堅韌不拔的精神。
(4)在網(wǎng)絡中挖掘教材?,F(xiàn)代生活中網(wǎng)絡資源非常豐富,網(wǎng)絡集圖像、聲音和視頻于一體,為我們寫作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恰當?shù)厥褂镁W(wǎng)絡資源,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詞匯量,并能夠為學生們的日常寫作奠定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借助網(wǎng)絡資源,并選取其中一些良好的案例與寫作資源,來引導學生們進行寫作練習。
在具體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就網(wǎng)絡中具有良好語境的句子進行摘錄,并要求學生們針對某一段話進行充分的想象。這樣有利于充分培養(yǎng)學生們的發(fā)散性思維以及想象能力。網(wǎng)絡可以給予學生們多元化的寫作資源,并使學生愿意投身寫作練習之中,從而取得良好的寫作教學效果。
四、總結
初中生們在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其寫作水平會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的學習效果和語文的整體成績。這也就要求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并能夠積極通過多種渠道,來進行多元化的寫作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并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現(xiàn)階段寫作教學中挖掘課程資源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希望能夠為相應的初中語文教學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郭忠興.案例教學過程優(yōu)化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0(1).
[2]顏 珺.《應用寫作》教學困境及對策淺談[J].文教資料,2010(21):82-84.
[3]王海鷹.重視課本中的寫作教學資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23):36.
[4]許曉紅.立足課本 開源引流——淺論作文教學應重視文本資源的開發(fā)[J].中學語文,2007(Z1):50-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