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新
【摘要】管網漏損是供水企業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隨著城市供水規模的擴大,管網漏損問題也日益突出。管網的漏損對城市的供水企業產生的不利影響非常突出,而且我國的水資源人均不足,管網的漏損會導致水資源的大量浪費。隨著節約資源的意識日漸的突出,管網防漏工作的實施具有深遠的意義。在管網漏損問題的防治上,應該完善相關的技術,并且在管理層面上要強化,從而完善管網的防漏水平。基于此,本文就城市供水漏損的有效控制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城市建設;供水漏損;有效控制
1、引言
城市供水管網是工業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在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一個城市的供水系統是城市進步和發展的強大支撐基礎。供水管網的建設是城市公共基礎建設的重要領域,在城市的供水系統中投資費用比例較高。然而我國的城鎮供水管網由于設計、腐蝕、變形和老化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漏損問題面臨嚴峻的考驗。
2、我國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現狀
我國城市的管網的漏損一般是物理性的漏損,在進行管網的規劃和設計的環節中,容易出現各項問題,而且管網在制作的過程中采用的材料容易出現老化的問題。我國在20 世紀60 年代 ~70 年代使用的管網不需要承受太大的壓力,但是,在 20 世紀80 年代以后,我國的管網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由于管網沒有實現及時的改造,所以出現了老化的問題,在城市內出現了漏損的危機。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日益加快,城市內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管網產生一定的干擾,而且很多單位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他們不能按照相關的流程進行,導致地下管網在施工的過程中受到損傷,以致管道出現破損。管網材料的選擇也非常的重要,很多管網在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腐蝕,而且管網的接口處最容易發生滲漏的問題。鋼管的強度非常大,不容易破損,但是在鋼管的接口處會形成較好的導電性,產生電化學腐蝕的情況。涂層的問題會導致管網發生腐蝕,管網也容易受到地下結構的影響,如果產生了大量的地下沉積現象,會導致管道的結構發生變化。由于我國一些大型的城市中,人口密集,會導致城市用水負荷非常大,而這就會造成城市管網的破損率高的問題。通過對《城市供水管網的評價標準》的分析,自來水業的管網的漏損率不能大于12%,但是通過實際的考察分析,我國大部分城市的供水管網都不能達到標準。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供水管網的漏損率在上升。
3、漏損控制研究意義
每年全國供水管網漏損的水量可相當于差不多全國三年的節水量的總和,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也增加了在城市供水系統投資總費用,間接提高了供水成本,給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漏損嚴重情況會影響到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從而影響到城市生活的穩定。增加城市供水量的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降低城市的漏損水量,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個相關部門都積極加強對供水管網的漏損的科學管理。根據自身供水管網的特點,提出有效可行的方案對漏損進行控制,將漏損盡量控制在標準以下,達到合理的水平。每個城市的供水管網都有自身的特點,在管理漏損的過程中要學會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管網特點研究合適的管理方案。研究漏損控制就是根據我國現有的國情,在漏損控制方面進行研究總結,找到能夠有效針對我國漏損現轉解決問題的好的控制策略以及具有實用價值的現代科學技術理論。
4、城市供水漏損的有效控制
4.1 優化供水管網規劃設計
供水管網的規劃設計,是管網系統的第一道關卡,設計人員應深入實際,調查資料,保證管道工程設計工作系統化、標準化、科學化。對于區域供水規劃,首先要通過GIS 地理信息系統,查詢已建道路管網的相關信息,以確定規劃管網布置方案。根據管網模型的水力計算結果,了解用水量的分布,壓力、及流速等情況,綜合考量:1)針對管徑及流量較大的管道,應在相應水源流入及流出位置安裝流量儀,計量區域用水量。2)根據水流方向和現場地理情況,適當分割環狀管網、加裝閥門,以方便用水量的計量和漏損區域的發現、分割。3)對于流速過低的管道,在符合消防需求的基礎上考慮縮小管徑。城市供水管網是復雜多變的大規模網絡系統。為了方便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將供水管網中的管段和節點簡化和抽象為圖形和數據的表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供水管網微觀模型。Infoworks WS 等模型軟件,通過將節點和管段賦予各類屬性,進行水力計算、圖論、數學分析等操作,為供水企業搭建了虛擬運行平臺,能幫助設計人員熟悉管網整體運行情況,輔助制定并驗證管網更新和維護操作管理方法,為區域性的給水管網規劃設計和更新的優先性評估提供科學依據。
4.2 壓力控制
在管網的實際運行中,運行壓力對管道破壞造成的漏水與爆管的幾率隨壓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對管網壓力的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管網中不必要高壓力的出現,減少爆管事故的發生。在現有的巢湖市供水管網的規模下,利用 EPANETH軟件 ,基于軟件管網水力平差和管網的延時模擬功能,建立整個管網的水力動態模型,從而通過模型來進行管網的規劃、設計計算和動態分析模擬。
4.3 制定管網巡檢及檢漏方案
定期進行管網巡檢和檢漏是供水企業尋找管網漏損的最終措施,DMA 和 PMA 等管理手段可以將管網漏點確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但最終對漏點的定位仍然需要管網巡檢和檢漏。通過定期、持續的管網巡檢,可以及時發現道路、小區內的明漏;通過對市政工程周邊區域、動拆遷基地等管線易損區域進行重點、高密度的巡檢,可以有效保證漏損管線及時修復;通過對 DMA 和 PMA 的數據分析,可以確定某片疑似有漏損的管網,縮小檢漏范圍。檢漏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換代,目前在傳統人工聽音棒的基礎上,已大量運用回聲測量儀、噪聲放大儀、聲波探測球等現代化儀器,通過對反饋數據定性定量的分析,將人為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從而更為精確的確定漏點。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管網漏損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優化管網結構、更新容易漏損的舊管網、通過各類手段查找管網漏點,但是最關鍵的是及時修復發現的漏點。節能降耗是城市供水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長期面臨的挑戰,供水管網的漏損控制作為節水節能主要措施,日益受到各地自來水公司的重視,成為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毋 焱,楊 帆,劉志強,等. 中國供水系統漏損監控技術的創新性研究與應用[J]. 辦公自動化,2014( S1) :239-242.
[2] 項寧銀,信昆侖,尹兆龍,等. 供水管網突發污染事故的應急響應與控制策略[J]. 供水技術,2013(6)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