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華
摘 要:自從開展“器樂進課堂”活動后,我校已經在校園上下掀起一股學習小樂器的熱潮,音樂課堂、課間活動、學校舞臺到處都可以看見學生拿著陶笛在津津有味地演奏,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如何在校園內很好地開展陶笛教學,并且在校外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筆者就平時的教學淺談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陶笛;基本功;展示
要想把陶笛教學有效地開展下去,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落實,經過教研組商討,決定利用音樂課堂上三分之一的時間進行陶笛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盡可能地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本文結合有關陶笛教學的實踐,淺表地談談陶笛教學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示范吹奏,激發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對陶笛產生興趣,老師的示范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第一節陶笛課上,我吹奏了陶笛曲《故鄉的原風景》,發現有孩子閉上了眼睛在靜靜地聆聽,從他們那可愛的小臉上看出,他們陶醉了。欣賞完,讓學生說說感受,有孩子說:他好像穿越到另一個世界;有孩子說:我仿佛在寂靜的山谷之間,輕柔的山風吹拂著我們,天邊的白云似思念般飄曳;有孩子說:我的靈魂仿佛得到了洗滌,重新變得純凈透明……孩子們的回答讓我激動不已,一一肯定他們的答案。孩子們表現的很興奮,對這個樂器充滿了好奇心:“一個小小的樂器能吹出這么美妙的音樂?我也想學!”我告訴他們這個神秘的樂器叫陶笛,又拿出了大大小小、造型各異的陶笛示范演奏,告訴學生老師剛剛吹奏的都是陶笛家族的成員,有陶笛爺爺、陶笛奶奶、陶笛爸爸、陶笛媽媽和陶笛寶寶。因為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要辨認這么多的陶笛有些難度,我就吹一吹低音陶笛,讓學生根據聲音的特點,想像這是陶笛家族中的誰,學生們認為是陶笛爺爺(BC笛)。然后,依次把常用的陶笛都讓學生取個名字。這時,孩子們對陶笛已經非常感興趣了,老師則趁熱打鐵,問孩子們喜歡跟陶笛家族中的誰一起玩游戲?孩子基本都會選擇陶笛寶寶(SC笛),老師就可以順勢告訴他們“既然是陶笛寶寶,小朋友們就需要好好愛護它,因為一摔它就會骨折的”。這時,教師相機教給孩子拿笛的正確方法以及氣息的控制。
二、采用情趣教學,打牢基礎技能
在教學中我比較重視陶笛的基礎教學。在長時間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得知,如果不注重教學的情趣性,采用單一、傳統的傳授方式,會使陶笛教學陷入僵局,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采用情趣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基礎技能將不再枯燥無味,而將變成五線譜上流動的音符,充滿活力和激情,專業的演奏技能也將在“玩”中潛移默化地被學生吸收。
為了讓學生有效地控制氣息和端正坐姿時,筆者還自編了順口溜提醒學生,如:陶笛輕巧吹,聲音最動聽。陶笛輕輕放,坐正看前方。一方面促使學生牢記氣息和坐姿的要領,另一方面使整個課堂保持規范卻又充滿積極好學的氣氛。
三、設定童趣情境,鞏固節奏訓練
我在備課時就把學生的情況考慮進去,想法設法創設新奇,避免枯燥無趣。比如一節課讓學生只吹一個音“do”,而且要吹得好,我設計了如下的情景:今天有一群小動物來聽小朋友吹奏陶笛,你們能用陶笛吹奏一個音跟小動物打招呼嗎?學生一聽興奮了,老師就繼續往下引導,可是這些小動物只熟悉自己有節奏的叫聲,接著,我拿出動物圖片,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分辨各個動物叫聲節奏的特點,如“小牛的叫聲用全音符表示四拍,哞———”,“小貓的叫聲用了兩個二分音符,喵—喵—”,“小鴨子的叫聲用的是四個四分音符,嘎嘎嘎嘎”等,學生很快就能找出各種節奏。這時再讓學生看著圖片吹奏,老師在黑板上寫出該節奏,一節課下來,學生既興趣盎然地練習了本來枯燥的單音,又熟悉了各種節奏型,為后面的視譜練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師徒結對形式,發揮引領作用
由于學生學習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學習陶笛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很快學會曲子。同時也會有一些學習上有些吃力的學生,課堂上,老師盡可能地關注和幫助這些孩子。但由于時間關系,老師無法面面俱到,班級師徒結對的形式就這樣產生了。我給每個孩子展示的機會,記下吹得較好的學生名單,同時記下吹得不好的學生的名單,給學生們配對子。與此同時,向他們承諾只要小老師教會小徒弟,兩人都能拿到相應的積分卡,期末根據積分卡的數量就可以換取一定的獎勵。課間,小老師非常認真的手把手地教徒弟,小徒弟也學得津津有味。通過“師帶徒”的學習方式,我發現在很短的時間內徒弟進步很快,有了一定的基礎后,這些學生增強了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就能跟上課堂節奏了。在這樣的配對子練習的活動中,小老師也鍛煉了自己的教學能力,甚至還激發他們的自學能力,真正達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
五、課內課外結合,展現學生風采
陶笛攜帶方便,可以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帶到課外。比如,在學了一些新的樂曲之后,我會引導學生吹奏給老師﹑家長聽,或者在校園﹑社區活動中提供平臺讓學生上臺進行陶笛表演。學生在周圍人的鼓勵和認同中,會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使這些學生更加樂于學習。在開展課外活動時,我經常編排陶笛演奏曲目讓學生排練,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所學的音樂技能,使陶笛成為樹立學生信心的一種工具。
小學階段的器樂啟蒙正是學生步入音樂殿堂的起點,通過陶笛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器樂進課堂”是使學生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現﹑創造音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學生掌握音樂文化,提高其音樂文化素養。音樂教學是一座大花園,而陶笛教學則是這座大花園中的一只“花骨朵”,音樂教師作為美的傳播者,力所能及讓陶笛這只“花骨朵”在音樂大花園中競相開放。